一、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宗教吗?
1、
青年:……麻烦的是阿德勒思想谈论人的时候太过“理想化”。简直就像是基督教提倡的“邻人爱”一样不切实际的说教。好,所以我要提出第一个问题。先生认为阿德勒心理学是“科学”吗?
……
哲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在不具有证伪可能性这个意义上,三者都与科学的定义存在矛盾之处。这是事实。
……
哲人:……我认为阿德勒心理学是与希腊哲学一样的思想,是一种哲学。……一位把自己的主张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哲学家。这是我的认识。
青年:……因为我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他们原来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并试图首次进行实践。于是,我一下子想起了某些人,并和自己的境遇联系起来……您知道是谁吗?
哲人:是谁?
青年:大航海时代进入异教徒国家的天主教传教士们!
……
青年:……阿德勒所说的理想并不是科学。只要不是科学,最终都会走入“信或不信”的信仰层次话题。诚然,从我们的角度看,不了解阿德勒的人简直就像是依然信奉伪神的野蛮的未开化人。我们觉得必须尽快向其传播真正的“真理”以进行救济。但是,也许在对方眼里恰恰我们才是信奉邪神的未开化人。也许他们会认为我们才是应该被救济的对象。难道不是这样吗?
哲人:当然,正是如此。
青年:那么,我要请问您。阿德勒哲学和宗教究竟有什么区别?
哲人:宗教和哲学的区别。这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在这里如果我们不去考虑“神”的存在,问题就好理解了。
青年:哦……怎么回事呢?
哲人:宗教、哲学以及科学,它们的出发点都一样。我们从哪来;我们在哪里;然后,我们应该如何活着。以这些问题为出发点的就是宗教、哲学、科学。在古希腊,哲学和科学并无区别,科学(science)一次的语源即拉丁语的“scientia”仅仅是“知识”的意思。
青年:是啊,当时所谓的科学就是这样吧。但是,问题是哲学和宗教。哲学和宗教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哲人:在谈论区别之前,最好先来明确一下俩者的共同点。与仅限于客观事实认定的科学不同,哲学或宗教的研究范畴深入到人类的“真”“善”“美”。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要点。
青年:明白。您是说深入到人类“心灵”的是哲学、宗教。那么俩者的区别、分界线又在哪里呢?依然是“是否有神的存在”这一点吗?
哲人:不。哲学和宗教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故事”。宗教是通过故事来解释世界。在这里,可以说神是说明世界的重大故事的主人公。与此相对,哲学则拒绝故事。哲学通过没有主人公的抽象概念来解释世界。
……
哲人:或者,请你这样想。为了探索真理,我们在向着黑暗无限延长的长长的竹竿上不断地攀爬。质疑常识,反复地自问自答,在不知延伸至何处的竹竿上拼命地攀登。于是,偶尔我们会在黑暗中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那就是“即使再往前走也没有什么,这里就是真理所在了。”之类的话。
青年:嗯。
哲人:于是,有人就遵从内心的声音停止了攀登的步伐。继而就会从竹竿上跳下来。那里是否有真理呢?我不知道。也许有,也许没有。不过,停止攀登而中途跳下来,我称其为“宗教”。哲学则是永不止步。这与是否有神没有关系。
青年:那么,永不止步的哲学岂不是没有答案吗?
哲人:哲学(philosophy)的语源即希腊语的“philosophia”就包含“热爱知识”的意思。也就是说,哲学是“爱知学”,哲学家是“爱知者”,反过来也可以说,一旦成为无所不知的完美“知者”,那个人其实就已经不再是爱知者(哲学家)了。近代哲学巨匠康德曾经说:“我们无法学习哲学,我们只能学习如何从事哲学。”
青年:从事哲学?
哲人:是的。与其说哲学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是一种生存“态度”。或许宗教是在神的名义之下阐述“一切”,阐述全知全能的神以及受神委托的教义
并且,假如有人自称“自己明了一切”,继而停止求知和思考,那么,不管神是否存在或者信仰有无,这个人都已经步入了“宗教”。我是这么认为的。
青年:也就是说,先生您还“不知道”答案?
哲人:不知道,当我们自认为“了解”了对象的那一瞬间,就不再想继续探索了。我会永不停止地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世界。因此,我将永远“不知”。
……
哲人:苏格拉底通过与那些自称“知者”(诡辩派)的人对话得出一个结论。我(苏格拉底)很清楚“自己的知识并不完备”,知道自己无知;但是,他们那些诡辩派也就是自称知者的人自以为明了“一切”,却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在这一点上,也就是在“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一点上,我比他们更配称为知者……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之知”言论。
青年:那么,连答案都不知道的无知的您究竟要传授给我什么呢?!
哲人:不是传授,是共同思考、共同攀登。
2、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
青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不可以干涉孩子的课题。倘若如此,“教育”又是什么呢?我们教育者又是什么样的职业呢?
哲人:……在阿德勒时代,没有比他更热心教育的心理学家。对阿德勒来说,教育不仅是中心课题之一,更是最大的希望。
青年:哦,具体讲呢?
哲人:例如,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心理咨询并不认为是“治疗”,而被看成是“再教育”的机会。
青年:再教育?
哲人:是的。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孩子的教育,其本质都一样。我们也可以认为,心理咨询师就是教育者,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
……
哲人:……首先,在你看来,家庭或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呢?
青年:这可一言难尽。通过学问钻研知识、培养社会性、成长为富有正义感、身心健康的人……
哲人:是的。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请您站在更广阔的角度想一想。我们通过实施教育想要孩子变成什么呢?
青年:……希望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成人吗?
哲人:是的,教育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自立”。
……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都有极力逃脱无力状态不断追求进步的需求,也就是“优越性追求”。蹒跚学步的婴儿渐渐可以,人都追求自由,追求脱离无力而不自由状态之后的“自立”。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需求。
青年:您是说促进其自立的是教育?
哲人:是的。……当然,关于一些不懂的事情,那些懂得的人必须进行传授。周围的人必须进行帮助。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帮助”其自立。
青年:哈,听起来仅仅是换了种说法而已啊!
哲人:例如,假如一个人连交通规则和红绿灯的意思都不懂就被放到社会上去会怎样呢?……反过来说,假如地球上根本没有他人只有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话,那就没有应该知道的事情,也不需要教育了。那样的世界不需要“知识”。
青年:您是说因为有他人和社会存在,才有应该学习的“知识”?
哲人:正是如此。这里的“知识”不仅仅指学问,还包括人如何幸福生活的“知识”。也就是,人应该如何在共同体中生活,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才能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认识“我”,认识“你”,了解人的本性,理解人的理想状态。阿德勒把这种知识叫作“人格知识”。
……
哲人:……这种人格知识无法从书本上获得,只能从与人交往的人际关系实践中学习。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有众多人围绕的学校比家庭更具教育价值。
青年:您是说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这种“人格知识”?
哲人:是的。心理咨询也是如此。心理咨询师就是帮助来访者“自立”,共同思考自立所需要的的“人格知识”……
……
哲人:……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教育是沦为强制性的“干涉”,还是止于促其自立的“帮助”?这完全取决于教育者、咨询师以及指导者的态度。
3、
所谓尊重就是“事实就是地看待一个人”
哲人:……当教育、指导、帮助都以“自立”为目标的时候,其入口在哪里呢?这一点的确令人苦恼。但是,这里也有明确的方针。
青年:愿闻其详。
哲人: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
青年:尊重?
哲人:是的。教育的入口唯此无他。
……
哲人:……首先“你”要对孩子们心怀尊重。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青年:我?去尊重那些五分钟都安静不了的孩子们?
哲人:是的……这一点在所有人际关系中都一样。首先,父母要尊重孩子,上司要尊重部下。“教的一方”要尊重“被教的一方”。没有尊重的地方无法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关系就不能顺畅交流。
……
哲人:尊重是什么?我要给你介绍下面这句话。那就是“尊重就是事实就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这是与阿德勒同时代,为躲避纳粹迫害从德国逃到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的话。
青年:“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
哲人:是的。实事求是地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那个人”。并且,弗洛姆还补充说:“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并且,假如有人能认可“真实的自己”,那个人应该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勇气。可以说尊重也是“鼓励”之根源。
青年:不对!这不是我所了解的尊重。尊重是心怀“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愿望,类似于憧憬之类的感情!
哲人:不,那不是尊重,那是恐惧、从属、信仰。那只是一种不看对方是谁,一味畏惧权利权势、崇拜虚像的状态。
尊重(respect)一词的语源拉丁语的“respicio”,含有“看”的意思。首先要看真实的那个人。你还什么也没有看,也不想看。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要努力去发现那个人本身的价值,并且进一步帮助其成长发展,这才是尊重。在企图操控和矫正他人的态度中根本没有丝毫尊重。
青年:……如果认可其真实状态,那些问题儿童会改变吗?
哲人:那不是你能控制的事情,可能会改变,也可能不会改变。但是,有了你的尊重,每个学生都会接纳自我并找回自立的勇气。……
……
哲人:……正是因为无法保证(他们一定有所改变),所以才需要无条件的尊重。首先必须从“你”开始。不附加任何条件也不管结果如何都要踏出最初一步的是“你”。
青年:但是,这样的话什么都不会改变!
哲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多么有权势的人都无法强迫的事情只有俩样。
青年:什么?
哲人:“尊重”和“爱”。
……
哲人:……相互之间一旦不存在尊重,也就不会有人性化的“关系”。这样的单位只不过是聚集了一些仅仅像螺丝、弹簧或齿轮一样“功能”化的人。即使可以完成一些机械化的“作业”,也没人能够胜任人性化的“工作”。
青年:……先生您是说因为我得不到学生的尊重,所以课堂才会一片混乱吧?!
哲人:即使有一时的恐惧,也不会有尊重。……
青年:……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听我的话?
哲人:是的。孩子们服从的仅仅是“权力”而不是“你”,你们也根本不想理解“你”,他们只是堵住耳朵闭上眼睛苦苦等待愤怒风暴快点过去而已。
青年:呵呵呵,果真如您所言。
哲人:之所以陷入这种恶性循环,首先也是因为你自己没有成功地踏出无条件尊重学生的第一步。
青年:您的意思是说第一步没走好的我即使再做什么都行不通?
哲人:是的。这就像在空旷无人的地方高声大喊一样,根本不会有人听见。
青年:……问题是究竟应该如何表示尊重呢?难道要满脸笑容地说“我很尊重你”?
哲人:尊重不是靠嘴上说说就可以。……在他们认定“这个人在撒谎”的那一瞬间,尊重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青年:……先生您现在关于“尊重”的说法原本就很矛盾。
哲人:哦,哪里矛盾呢?
4、
关心他人兴趣
青年:……先生您刚才说“尊重绝对不能强迫”,……但是,您转而又说“要尊重学生”。……不能强迫的事情您却强迫我去做!这不叫矛盾,什么叫矛盾呢?
哲人:……尊重之球只会弹回到主动将其投出的人那里。这正像对着墙壁投球一样。如果你投出去的话,有可能弹回来。但是,仅仅对着墙壁大喊“把球给我”却无济于事。
青年:……请好好回答!投出球的“我”的尊重来自哪里?球可不会凭空而生!
哲人:明白了。这是理解实践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点。你还记得“共同体感觉”这个说法嘛?
……
哲人:……阿德勒把德语中的“共同体感觉”翻译成英语的时候采用了“social interest”这个词。它的意思就是“对社会的关心”,进一步讲就是对形成社会的“他人”的关心。
……
青年:……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
哲人:……阿德勒也充分理解了“共同体感觉”推广的难度。因此,在讲其介绍到英语圈的时候,他把“共同体感觉”这一概念置换成了更具实践性的行动指南,把抽象换成了具体。这种具体的行动指南正是“对他人的关心”这一说法。
青年:行动指南?
哲人:是的。也就是不要执着于自我,而要对他人给予关心。按照这种指南去做,自然就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青年:啊,我什么也不明白!这种说法已经很抽象了!对他人给予关心这种行动指南本身就很抽象!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哲人:那么,在这里请你再回忆一下弗洛姆的话:“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不作任何否定,不做任何强迫,接受并尊重“那个人真实的样子”。也就是,守护并关心对方的尊严。那么,这具体的第一步在哪里,你知道吗?
青年:第一步是什么?
哲人:这是一个非常合乎逻辑的归结:关心“他人兴趣”。
青年:他人兴趣?!
哲人:例如,孩子们爱玩你根本无法理解的游戏,热衷于一些面向孩子的无聊玩具,有时还读一些与公众秩序和社会良俗相违背的书籍,沉迷于电子游戏……你也可以想到很多事例吧?
……
哲人:很多父母教育者都对此非常反感,希望能够带给孩子更多“有用的东西”或者是“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父母这么做是在“为孩子着想”。但这完全是一种缺乏“尊重”,只能逐渐拉远与孩子距离的行为。因为它否定了孩子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兴趣。
青年:那么,您的意思是说要给他们推荐一些低俗的游戏?
哲人:不是我们向其推荐什么。只是去关心“孩子们的兴趣”。无论在你看来是多么低俗的游戏,都首先试着去理解一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自己也去尝试一下,偶尔再和他们一起玩玩。不是“陪你玩”,而是自己也投入其中愉快地享受。这时孩子们才会真正感到自己作为一个人被认可、被“尊重”、被平等对待,而不是仅仅被当做一个孩子。
……
哲人:并不仅仅是孩子。这是所有人际关系中都必需的尊重的具体的第一步。无论是公司里的人际关系还是恋人间的关系,抑或是国际关系,在各种关系中我们都需要对“他人兴趣”给予更多关心。
青年:……为他们指出正确道路不正是我们大人的职责所在吗?!
哲人:不对。关于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喜欢这样讲,我们需要“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
青年:什么意思?
哲人:你现在是企图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所以才会用“粗俗”“丑恶”之类的词来形容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兴趣粗俗。那么,他们又看到了什么呢?首先就从理解他们这一点开始。
5、
假如拥有“同样的心灵与人生”
青年:……三年前,您断言道,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不是“世界如何”,而是“如何看待世界”。我们都无法脱离主观。
哲人:是的,正是如此。
青年:……无法脱离主观的我们又如何拥有“他人的眼睛”或者“他人的耳朵”,甚至拥有“他人的心灵”?!请您不要玩文字游戏!
哲人:这个问题很重要,的确,我们无法脱离主观。当然也不可能成为他人。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他人眼中看到的事物和他人耳中听到的声音。
阿德勒这样建议:首先想一想“假如我拥有和此人一样的心灵和人生情况会如何?”。如此一来,你就会意识到“自己也一定会面临和此人一样的课题吧”,于是也就能理解他人。继而就能够想象到“自己也一定会采取和此人一样的做法吧”。
青年:同样的心灵和人生……?
哲人:例如,有一个根本不想学习的学生。此时去追问他“你为什么不学习”,这种做法本身就表现了缺乏尊重的态度。……如此一来也就能想象出“那样的自己”在学习这个课题上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为什么会拒绝学习……你知道这种态度叫什么吗?
青年:……是想象力吗?
哲人:不,这就是“共鸣”。
青年:共鸣?!这种去想象拥有同样的心灵和人生的做法?
哲人:是的。我们一般认为的共鸣,也就是想着“我也是一样的心情”去同意对方的意见,其实这只不过是赞同而非共鸣。共鸣是接近他人时的技术和态度。
青年:技术!共鸣是技术吗?
哲人:是的。并且,只要是技术,你也可以掌握。
青年:……究竟如何了解对方的“心灵和人生”?难道要一一去咨询?哈,这您也不明白吧!
哲人:所以才要去关心“他人兴趣”。不可以仅仅是远距离地观望。必须亲自投入其中。没有投入其中的你只会高高在上地批评“那不合理”“这有毛病”。这种做法既没有尊重也不可能有共鸣。
6、
勇气会传染,尊重也会
青年:如果我和学生们一起玩球的话,他们也许会敬慕我。也许会增加好感拉近距离。但是,你一旦成为那些孩子们的“朋友”,教育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
哲人:……如你所言,孩子不是天使,是人。但是,正因为他们是人,才必须给予最大的尊重。不俯视、不仰视、不讨好、平等以待,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产生共鸣。
青年:不,尊重他们的理由我没法接受。归根结底,我们是要通过尊重激发其自尊心吧?这本身就是一种小瞧孩子们的想法!
哲人:我的话你还是只理解了一半。我并不是要求你单方面去“尊重”。而是希望你教会孩子们“尊重”。
青年:教会尊重?
哲人:是的,通过你的身体力行来向他们展示什么是尊重。展示尊重这种构筑人际关系基础的方法,让他们了解基于尊重的关系。阿德勒说“怯懦会传染。勇气也会传染”。当然,“尊重”也会传染。
……
青年:……您的意思是说我们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尊重孩子们并教给他们什么是尊重?
哲人:是的。不仅仅是尊重,这也是一切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青年:……您根本不了解现代的现实社会和学校!学校教育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寻求的根本不是人格或者虚无的“人格知识”,监护人和社会要的是看得见的数字。就教育机构来说,那就是看学习实力的提升!
哲人:是的,这倒没错。
青年:无论你多么受学生爱戴,无法提升学生学习实力的教育者都会被打上教育失职的烙印。这就等同于企业集团中的亏损企业!而那些靠强硬手段提升学生学生实力的教育者就可以获得喝彩和掌声。并且,问题还远不止如此。就连那些一直被训斥的学生们日后也会感激地说“谢谢您那时对我的严厉指导!”学生本人也认为正因为被严加管教才能够继续学习,所以老师的严厉是爱的鞭策。并且,他们甚至会对此感激不已!这种现实,您又如何解释呢?!
哲人:当然,我也认为会有你说的这些情况。这也可以说正是对阿德勒心理学理论再学习的好案例。
7、
“无法改变”的真正理由
青年:那我要问问您。再学习阿德勒的什么呢?
哲人:在判定自己言行以及他人言行时,思考其背后所隐藏的“目的”。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
哲人:……我们并不是受过去精神创伤摆布的脆弱存在。阿德勒思想本身就是基于对人的尊严与潜能的强烈信赖,他认为“人随时可以决定自我”。
青年:是的,我明白,不过,我还是无法彻底排除“原因”的强大影响,难以用“目的”来阐释一切。例如,即使有“不想与他人来往”的目的存在,那也一定是因为有促使这种目的产生的“原因”吧。在我看来,目的论即使是划时代的观点,也并非万能的真理。
哲人:那也没关系。……我们随时都可以决定自我,可以选择新的自己。尽管如此,我们却很难改变自己。虽然很想改变,但却无法改变。究竟为什么呢?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青年:因为其实是不想改变?
哲人:正是如此。这又要涉及“变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倘若说的过激一些,变化就意味着“死亡”。
青年:死亡?
哲人:……改变自己就意味着抛弃“过去的自己”,否定“过去的自己”,压制“过去的自己”,可以说就是把“过去的自己”送进坟墓,之后会作为“全新的自己”重生。……
……
哲人:那么,当一个人想要肯定“现在的自己”之时,你认为他会为自己的过去如何着色呢?
青年:啊,也就是说……
哲人:答案只有一个。也就是将自己的过去总结为“虽然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但现在这样已经不错了”。
青年:……为了肯定“现在”而去肯定不幸的“过去”。
哲人:是的。你刚才说到的大讲“谢谢您那时对我的严厉指导”之类感谢之辞的人就是这样,他们其实是想积极肯定“现在的自己”。结果,过去的一切都成了美好记忆。所以,他们并不是用感激之辞来肯定强权式教育。
青年:因为想要肯定现在,所以过去就会变成美好回忆……哎呀,太有意思了。……但是,我无法赞同这种解释。……因为我就根本不符合您现在这种说法!我至今依然对初中或高中时代那些严厉到蛮不讲理的老师们心怀不满,绝无半点感谢之意,那种坐牢一样的学校生活也绝对不会成为美好回忆!
哲人:那是因为你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吧。
青年:您说什么?!
哲人:倘若讲的再苛刻一些,就是为了给与理想相差太远的“现在的自己”找一个正当理由,所以就把自己的过去涂成灰色。想要把原因都归结为“都怪那个学校”或者“全因为有那样的老师”之类的托词之上。并且,心怀“如果在理想的学校遇到理想的老师,自己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之类的想法,打算活在瞎想之中。
青年:您……您太失礼了!您有什么证据就如此胡猜乱想!
哲人:你真能断言我这是胡猜乱想吗?问题不在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而在于“现在的自己”赋予过去什么样的意义。
青年:请收回您的话!您又了解我什么?!
哲人:你别激动。我们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真正意义上的“过去”。只有根据千人千样的“现在”而被着色的各种各样的解释。
青年: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什么过去?!
哲人:所谓的过去,并不是无法回去,而是根本“不存在”,只要不认清这一点,就无法搞懂目的论的本质。
8、
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
……
哲人:历史是被时代掌权者不断篡改的一个巨大故事。历史常常按照掌权者制定的是非观被巧妙地篡改。一切年表和史书都是被篡改过的伪书,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时代掌权者的正统性。
在历史中,常常是“现在”最正确,一旦某个政权被打倒,又会有新的执政者来改写过去。目的只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正统性。在这里,根本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过去”。
……
青年:……所以说历史常常被胜者改写?
哲人:我们个人也一样。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篡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
青年:不对!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个人的过去,还有记忆,这属于脑科学领域。算了吧!!这不是您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哲学家能懂的领域!
哲人:关于记忆,请你这样想。人会从过去发生的庞大事件系统中只选择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继而当作自己的记忆。反过来说就是不符合现在“目的”的时间就会被抹掉。
……
哲人:自己被狗咬了?还是得到了他人的救助?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被称为“使用心理学”就在于“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一观点,并非是过去决定“现在”,而是你的“现在”决定着过去。
9、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
青年:……您是说完全是我们自己在选择人生,选择自己的过去?
哲人:是的。……为什么有的人会把过去发生的悲剧说成是“教训”或“回忆”,而有的人则把其当成至今不敢触及的精神创伤呢?这并不是被过去所束缚,其实是自己需要把过去着上“不幸”的颜色。若是说得再严重些,那就是企图借悲剧这一劣酒来忘却不得志的“现在”的痛苦。
……
哲人:这个三棱镜就代表我们的心。现在,从你坐的位置只能看到三个侧面的俩个面。俩个面上分别写着什么呢?
青年:一个面上写着“可恶的他人”,另一个面上写着“可怜的自己”。
哲人:是的,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大多讲的就是这俩种情况。……不仅仅是心理咨询,与家人朋友交谈的时候,商量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很难认识到自己正在说什么。但是,像这样视觉化之后,就会清楚地看到我们说的话归根结底只有这俩种而已。你一定也能想得到什么吧?
青年:……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嗯,也可以这么说吧。
哲人:但是,我们应该谈的并不是这种事情。无论你怎么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也无论能够得到别人多么充分的理解,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也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10、
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
哲人:来,请你读出来!
青年:“以后怎么做?”
哲人:是的,我们应该谈论的正是这一点“以后怎么做?”。既不需要“可恶的他人”,也不需要“可怜的自己”。无论你再怎么大声倾诉这两点,我都会置若罔闻。
青年:您……您太无情了。
哲人:我并非因为冷漠而置若罔闻,是因为这些事情不值得谈论,所以才置若罔闻。的确,假如我听他倾诉“可恶的他人”和“可怜的自己”,然后再随声附和地说些“那一定很痛苦吧”或者“你根本没有错”之类的安慰话,对方也许会得到一时的慰藉,也许会产生一种“接受心理辅导真好”或者“和这个人交谈真好”之类的满足感。
但是,这之后的每一天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倘若再次受伤还会想要寻求治疗。最终这不就成了一种依赖了吗?正因为如此,阿德勒心理学要谈论的是“以后怎么做”。
青年:但是,如果要认真思考“以后”的话,还是得先了解作为前提的“以前”吧!
哲人:不需要。你现在就在我眼前。了解“眼前的你”就已经足够了,而且,原则上来说我也无法了解“过去过的你”。我再重复一遍,过去根本不存在,你所说的过去只不过是由“现在的你”巧妙编纂出来的故事而已。请你理解这一点。
青年:不对!您这只不过在强词夺理地指责别人的诉苦!这种做法是不承认也不愿接受人性的弱点,是在强迫别人接受傲慢的强者理论!
哲人:并非如此……很多人都是自己选择“以后怎么做”这一面,并开始思考相关内容。
青年:自己选择?
哲人:另一方面,在其他流派的心理咨询中也有不少人采用冲击疗法式的手段,也就是通过不断地追溯过去,估计刺激患者令其感情爆发。但是,事实上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
我们既不是魔术师也不是魔法师。我再强调一次,阿德勒心理学中并无“魔法”。它不是神秘的魔法,而是具有建设性和科学性并基于对人的尊重的一种理解人性的心理学,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