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城道中二首》苏轼: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新城道中二首》苏轼: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作者: 麻雀爱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20:13 被阅读16次

《新城道中二首》

苏轼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钲,zhēng,军中乐器,铜制,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葵)烧笋饷春耕。

(崦,yān,泛指山)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委辔,丢下缰绳)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散材,无用之材,出自《庄子》,这里是作者自喻;旆,pèi,末端像燕尾形状的旗子)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1)

(耦,ǒu,古指两人并肩而耕)


注释(1):“试向桑田问耦耕”这句用了一个典故:孔子率弟子出游,不知道前往渡口的路,派子路向正在路边田间耕地的两位老人询问。老人反劝子路不如跟着他们隐居,不要跟着孔子周游列国。苏轼在这里用该典故,表明他有归隐之心。

诗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季,苏轼任杭州通判,巡视杭州属下各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今富阳市新登镇。这两首诗是作者见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农家春耕景象后作的。

第一首写景,写作者见到的山间、林间之景,和农家繁忙但不失欢乐的春耕情景。

第二首抒情。苏轼这次任杭州通判,是因为正当王安石变法,苏轼作为保守派,因反对变法,被贬出京城。“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说明作者倦于官场争斗,身在朝廷之外仍然担心受到迫害。这句和上下两句自然生活中的悠闲自乐形成对比,最后点出作者向往的隐居生活。

相关文章

  • 《新城道中二首》苏轼: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新城道中二首》 苏轼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钲,zhēng...

  • 亲子记录83--“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第12周的陪伴,关键词是:关键选择,自我负责,复盘失利。看亲子剧,记错表演地点了,孩子们自己决定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去...

  • 2017-12-10

    石趣:周未习画------苏轼 《新城道中二首》 苏轼(宋代) 东风知我欲...

  • 《新城道中二首》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

  • 野桃含笑竹篱短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 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

  • 《新城道中》赏析

    @田佳蕊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宋 ·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

  • 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手抄

  • 耦耕漫谈

    《论语.微子》篇记载,长沮、桀溺耦而耕。梁章钜之《论语旁证》注:耦并耕也。 耦,含对立之意。两人相对,农具在两人之...

  • 一些零星摘录

    夕次洛阳道中 作者:崔涂 秋风吹故城,城下独吟行。 高树鸟已息,古原人尚耕。 流年川暗度,往事月空明。 不复叹岐路...

  • 我解《青草平莎过雨新》2018-11-12

    浣溪沙·青草平莎过雨新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青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城道中二首》苏轼: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dt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