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圈层效应》读书笔记

《圈层效应》读书笔记

作者: 铁成TC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23:16 被阅读0次

    1、95后是Z世代,因为更年轻的人没有必要用年龄划分

    2、原因:技术的隐性化将导致年龄壁垒的消失。

    3、70后、80后等概念来区分人群背后逻辑是每代人都对应某种技术的革新。比如说70后对应收音机和电视,80后对应互联网技术。对应人群见证了这些技术从无到有,从新鲜事物到普遍应用的整个过程。每一代人在这个过程中围绕见证的技术都有独特的经历。这些经历成为这一代人的共同回忆、共同话题。所以形成了明显的代际划分。

    4、现在电视、互联网、人工智能都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也就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了,这就是“技术的隐性化”。

    5、技术隐性化意味着对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所有技术都共享。

    6、如此,技术革新会让不同年龄段的人产生相似的行为,也就聚集起了每一个看似独立的个体。所以,技术的隐性化将导致年龄壁垒的消失。

    7、不同人群间的划分标准不再是年龄而是“圈层”——即一个个的小圈子。圈子不一定会分年龄,但一定会分爱好。比如:科技圈、IT圈、文艺圈……圈子有自己的特点,也会容纳不同年龄段的人。

    8、想要影响更多的人,必须从“圈层”的维度考虑——要具备“圈层意识”。

    9、商业角度具有明显“圈层”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在未来才更讨喜。而缺乏圈层意识容易失败。

    10、宝洁的例子:宝洁有300多个具体品牌,但宝洁2017年的销售额比2006年的销售额下降了30个亿。为什么呢?飘柔、海飞丝、舒肤佳这些品牌是给哪个固定人群打造的呢?答不上来。即目前宝洁的产品并没有“圈层感”,没有按照圈层细分,在走大众化的路线——它想讨好所有圈层的人,但哪个圈层的人都不太会买账。

    11、打造具有明显“圈层”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要懂得三个原则。

    12、原则一:产品和服务要符合圈层独特的价值观。圈层独特的价值观是“圈内人”习以为常,“圈外人”无法理解。比如:“明星粉圈”的人认为给自己喜欢的明星打榜很正常;“钓鱼圈”的人认为钓上一条大鱼拍照后扔回海里很正常。想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打入这个群体,不能因为不理解而否定它。

    13、原则二:找准圈层最明显的“标签偏好”。价值观是圈层的内在体现,标签是圈层的外在体现。一个个的圈层其实是一个个不同的标签。不同圈层的人评价对方时先看标签。比如“文艺青年”定义的是那些认为自己很文艺的人。不喜欢文艺的人和真正的艺术家都不愿接受这个标签,而圈子里的人则是很愿意消费符合“文艺”标签的产品和服务。比如“江小白”的很多文案就是为文艺青年创作的。

    14、原则三:一定要抓住圈层中的KOL(意见领袖)。KOL是一个圈层中的“顶端节点”,发出的声音有极大的代表性,更容易得到圈层内其他人的认可。当前广告商投放广告时会把广告花费在KOL身上,在自己的圈子里发挥影响力,让商品和用户间的粘性更强,推广效果更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圈层效应》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fw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