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世界是我们的福利,哪哪都是幸福的给予,其实,动什么都要拿米;而家虽然总会有一些杂事影响着我们对她的感情,但最无私的爱护发源在这里。
把世界看做丛林,也许是一种无视,把日子过成丛林,可以表现为洒脱,然而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百万年来,人类与自然相处磨合,才有了如今放心的吃穿住行。如何独善其身?
努力给别人一点温情,营造舒适环境应该是优良习惯。但不能刻意,做无畏的牺牲。
早晨听安心读孔子,有一处我回味了很久:一个人向他的弟子借东西,可偏偏被借者也没有,可他担心人家会认为他小气,所以从别处挪来借给了来人。孔子对此点评说,自己没有就直接说,这才是爽利的生活。规则的制定就是为了活得直率,一味的成全别人倒使事情复杂了。
原来这才是孔子。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对道理的理解和运用吧。所以真善美很难得,因为“真”往往被假象掩盖。
固然一些伤害人的“直爽”不可取,刀子嘴豆腐心可能导致内伤,但曲意逢迎就更不好了,这种舍己是对人性的扭曲。
然后生活中活得扭曲的例子太多了,来自原生家庭的记忆往往被硬性嫁接在新环境里,水土不服便会生出许多病来。所以到新地方要备上常用药,那就是书籍。前人经验可能会帮到你。
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不就是生错了地方吗,带着前世的记忆偏偏在现世闯荡,只能闹出许多笑话。然而有多少人其实和他一样呢。
生活有许多谜题,需要求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