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噩梦
屋子里满是浓烟,火势从外向内逼近,白氏想冲出火海,却被正下来的椽挡住了前路,她拼命呼喊,正在此时,却被人一把拉入湖中,然后身子快速向下,水灌入口中、鼻中、耳中,挣扎却无能为力……
“夫人,醒醒。”身边婢女兰儿轻轻地拍打着白氏,“您又梦魇了。”
白氏满是疲惫,连续的梦魇让她痛苦。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的凤玉坠,想起了赠玉道人说过的话“玉赐汝,俾汝安;若离身,祸殃至。”
“当初那道人说这凤可以逢凶化吉,可是夫人您还是常常梦魇,净是胡说。”兰儿嗔怪道。
“无妨,许是最近累了。”
“夫人,管家说明天青云寺有祈福活动,传说那位大和尚很有法力,我们要不也去拜拜?”兰儿边帮白氏更衣,边轻声地说。
“也好,就当是出去散心了。”
(二)祈福
次日清晨,白氏携侍女兰儿从徐府出发,舍弃车马,漫步前行。看着路上花花草草,白氏的心情瞬间好了很多。约莫半个时辰,二人到达青云寺山脚。
说起来,青云寺和徐府颇有渊源。徐老爷性格淡雅,喜好佛学。从朝廷致仕后,就在玄天观附近建了府邸。每年他都会花重金修缮神像,捐献香火,渐渐地,这寺庙也就像是徐府自家的,外人很少能入。不过,自从徐老爷失踪后,白氏幡然:赐福于众亦是为老爷积德,索性也就没有从前那般严禁了。恰好此日正是祈福之日,故而庙前人又比往常更盛,庙里外挤满了信众。
白氏正欲拾阶而上,却见一位身材颀长的年轻和尚前来,双手合十,然后轻声说:“夫人,大师知你所为何来。本欲亲迎,但祈福人众,恐有安全之虞。故特命我代送药丸。夫人服后自愈。”
只见那年轻和尚从纳衣中取出一个绣盒,双手递给白氏。
“谢大师赐药,只是未能聆听大师教诲,实在遗憾。”
“‘见非真见,难非真难。一非本一,阴阳本源。’夫人珍重!”说完即告辞离开。
(三)颠鸾倒凤
“兰儿,你晚上不必服侍我,自去歇息吧。”
“真的!好,夫人。”兰儿好看的眼里充满了喜悦。
“不过不可与人厮混。”
“一定,一定。”
眼见兰儿蹦跳着离开,白氏合上房门,抚摸着玉坠轻声说:“凤儿,你还不出来吗?”
只见那凤玉坠须臾间已幻化成一个翩然美少年,通身白衣,光彩夺人。
“子姝,你怎么能在此刻呼唤我。师傅交给我的职责是解你危难,保你平安。”
“可是,我在被那老贼欺负的时候,你又在哪里?”白氏不喜他这番貌似正义的话。
“我……我……要不是那老贼……恨只恨,没能把他烧死。”少年用力捶着桌子。
“嘘——轻声。”
“已是旧事,再提无意。我现在只想和你在一起。”一边说着,一边抚摸少年的脸,亲吻他的脖颈。
“子姝,你怎么了?”少年想挣脱却不由自主抱着白氏到床榻之上,二人纠缠一起。
忽然,暗处一阵少女的鬼魅之笑……
白氏忽然惊醒,只见外面火焰冲天,火势很快蔓延到内室。黑烟像幽灵般窜入屋内,她急忙叫醒少年,却发现他已须发尽白,容颜尽老,奄奄一息。她想抱起少年,却发现床头有一个圆形的按钮,她匆忙中摁下,旋即二人落入床榻之下。
(四)寺庙初识
“什么人?”
白氏在黑暗中只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这个声音她再熟悉不过,不是别人,正是那个自己恨之入骨的老贼。
往事一幕幕闪现:她和少年本是青梅竹马,花前月下,饮酒对诗。某次二人在青云寺许愿祷祝:盼望少年能金榜题名。
忽听身后有人道:“看这少年,一表人才,英俊不凡,必定前途无限。”
二人扭身,却见一老人,一身锦缎,虽不欲张扬,却自有一种贵气。
“某本朝廷官员,虽已致仕,朝中倒也有些故交契友。若不嫌弃,当尽力周旋。”
少年感恩道:“感谢前辈提携,晚生铭感五内。”
回想自己十年寒窗,却无人引荐,屡次落第。虽有佳人在侧,终究不美。
“不必在意,为朝廷举荐人才也是某之职责。待我休书一封,你去京城找此人,他自会助你一臂之力。”他微觑身边的白氏“这位是尊夫人?”
“是晚生的拙妻。”
白氏敛衽而拜,老人双手欲扶,却见白氏已后退在丈夫身后。
“拙妻山野之人,望前辈勿怪。”
“无妨,尊夫人得体知礼,为人敬佩”
少年启程之前,白氏曾劝他三思:“天下怎会有如此好事?我看那老人并非良善之辈,不可尽信。”
彼时少年一心仕途,哪里还顾得上细想:“子姝,你多虑了。这正是我诚心动天的结果呀。”
(五)化魂为凤
白氏得知丈夫消息是在三天之后,官府来报:“有一书生,应考途中失足跌入谷底。”她悲痛欲绝,既痛心丈夫不听自己的忠告,同时又感叹世事无常。
然而,当他想看一眼丈夫的遗骸时,却被告知人已火化。她将信将疑,却又无可奈何,她整日祈祷,茶饭不思。一天夜里,她梦到道人托梦于她,“逝者已逝,其体已散,然其魂魄集于玉凤之中,如有危难,唤之可避。有二事汝当切记:此玉不可须臾离身,凤不可用作他途。”
现在想想,如今的灾祸均因没有听从道人所言,如果那日为丈夫扫墓能不听从家母“配饰不利于亡者”的话,那么也就不会摘下,也就不会被老贼掳去。今日如果自己能不吃药丸,也就不会误入魔障,导致少年因此而苍老。
“可是,罪魁祸首是你!”白氏惨厉地叫道。
“你这贱人,我好意收留你。你竟然想烧死我,幸亏有这暗道助我脱身。”老人冷笑道“不想当初用来藏宝之地竟然能救我一命。”
借着烛光,白氏看到眼前的这个男人身穿袈裟,手里拿着珠宝。她满眼怜爱地望着须发尽白的少年,用手擦拭他嘴角的涎液,凄然道:“看来青云寺祈福、赠送药丸,包括兰儿都是你的计划。”
“那自然是,我怎么可能放过你这个贱人,我要让你眼睁睁看着你的心上人去死。这才是对你最好的惩罚。”老人顿了顿说“只是没有想到你们竟然能发现机关,那也没用。”
说着猛地掏出衣内的匕首,向白氏刺去。忽然,那少年睁开双眼,化为凤凰,喷出火焰,将老人袭倒。
“怎么回事?他不是已经死了吗?”
“你看这是什么?”白氏摊开双手,露出那个锦盒,上面有一个凹槽,正是盛药丸之处。接着用手掀开里面的夹层,却见下面还有一个凹槽。
她望着老贼发焦的身体和诧异的眼神,说道“当初我离开青云寺时,那和尚告我四句话‘见非真见,难非真难。一非本一,阴阳本源。’。其实他已经暗示我,这庙中的方丈已不是老和尚,而这锦盒中的药丸也不是只有一颗。我一直不懂为什么要有两颗,现在我懂了,一颗是毒药,一颗是解药。我有玉凤护体,自然是毒不死的,不过,凤儿被我影响,必定功力受损。刚才我为他擦拭涎液的时候其实已把解药给他服下。”
地洞暗黑如漆,没有光亮,白氏背着凤儿走向寺庙那端,留下了老人和宝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