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难容忍周边熟悉的人,强过自己,比自己过得好。
如果你孩子出国留学,他就有个亲戚读哈佛;
你英文专业,他的亲戚中准有人在外交部工作;
你孩子上了重点校,他或她就有亲戚孩子是超级学霸;
………
凡此种种。
有一位牛逼的亲戚、同学或邻居,自己的收入并不跟着提升,但心理却平衡很多,这一回合就与你战成平手。
一位当红作家有个形象的比喻,一只鸡掉进黄浦江,整个上海,人人都喝的是鸡汤。
媒体,总爱渲染中国人素质差,在国外丢人现眼。
对此腔调,本人一向很反感,一是素质低的人没有黄种人和白人之分。在美国遇到的中国人比美国当地人高雅文明的太多了。有一次回国入关后,曾遇到刚从韩国5日游回来的游客,大赞韩国人文明礼貌,日本、欧美就没有堵车现象。
因工作的关系而不是旅游,巴黎、罗马等地小偷多的,中国小偷界绝对望尘莫及。
德国、法国也经常遇到堵车,而且一堵就是几小时。
我发现发出外国不堵车、外国人素质高言论的大多是没出过国门的,或至多去过景点几日游的。
越是底层的人反而越爱下定语,尤其对自己不了解的情况。媒体也特别喜欢为这一群体量身定做专供的新闻。
第二个原因是,个别中国人丢人现眼是他或她个人的事,不必与中国捆绑在一起,在全体中国人中分摊。
就像贪官转移巨款,奢侈品店扫货,不会与我们分享,走共同富裕之路一样。丢脸的事也没必要因为生长在同一地域而让我们分担。
美国人有人犯罪或违法,不会冠以德州人、加州人、非裔、华裔、牙买加后裔等,否则会引麻烦上身。
合群,集体观念,也许是长期农耕文化抵御强敌不得已的手段,或多年交易的结果。
但是,无论你的邻居、亲戚和朋友多么厉害,基本上都与你无关。
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说:一位老板怒斥一位总炫耀认识谁谁谁的下属说,别提你认识谁,先说谁认识你。
如今只凭标签很难断定内含。干爹绝不是爹、朋友圈里也不一定是朋友、德艺双馨掩护下,小三小四争风吃醋、获质量过得硬奖的照样有质量问题。
曾读过一则古代故事:一个村尊重知识,每年选出当年的状元,同时进行选美大赛。然后将美女冠军嫁给状元。
一家财主,为了孩子成为状元,花钱贿赂评委,原本不学无术的草包被评为状元。
恰巧,有位丑女,家里也有钱贿赂评委,结果丑女赢得选美大赛,被评为最美女子。
结局就是草包与丑女结婚,成就了豺狼虎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