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图片选自网络向为此付出者致敬也就是说,新闻主要事实不可以编造,而细节可以“润色”。
语言要贴近口语话,内容上要“设计”悬念,比如开头:清晨的丰收村,一片宁静,人们一天的劳作还没有开始,偶尔几个晨练的人,跑过薄雾笼罩的静悄悄的街道。
“咣咣咣”,“咣咣咣”……
突然,一阵紧似一阵的敲门声,传遍1—4号楼6单元的楼道,随着敲门声的持续不断,人们的心越揪越紧。楼上楼下邻居赶紧披衣起身,打开房门……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用疑问式开头,有别于新闻的就事说事,能够营造紧张气氛,制造悬念,以实现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
《娘心里那28里路》是《老娘泪》后续作品,完全是被感动后的即兴之作,不是有感而发的问题了,而是情感的喷涌!
有一句行话不是说嘛,要想感动读者,先要感动作者自己。采访刘老太的时候,被她的坎坷人生经历感动,更被她伟大的母爱感动。
《娘心里那28里路》主要以刘老太去看女儿每次都要走的那条路为主线,穿起女儿多次住院,她多次去看望的经历,并没有什么悬念,也不很曲折。
但是,众多读者反映,这篇新闻故事读起来非常有味道,有感情,抓心!
可以说,这篇新闻故事,每个文字,每个符号,都浸满一个情字,情营造出感动的氛围。读者在这感动的氛围里,获得心灵的震撼。
这篇新闻故事还能给人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有诗一样的意境,好像说的事并不多,然而,又感觉说了很多很多,蕴含的东西更多。
简单归纳一下就是,故事不光“用事儿写”,更要“用情写”,我想,这应该是一个高层次的问题了,不是我这浅学问的人能说明白的。
行了,体会就不多说了,留给大家去慢慢感悟吧。
附作品1
《老娘泪》
清晨的丰收村,一片宁静,人们一天的劳作还没有开始,偶尔几个晨练的人,跑过薄雾笼罩的静悄悄的街道。
“咣咣咣”,“咣咣咣”……
突然,一阵紧似一阵的敲门声,传遍1—4号楼6单元的楼道,随着敲门声的持续不断,人们的心越揪越紧。楼上楼下邻居赶紧披衣起身,打开房门……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报警救人
6月9日早7时,大庆市萨尔图区丰收村的郭玉香大妈出来遛弯儿,当她走到1—4号楼时,一抬头,发现6单元302室刘振霞老人家的玻璃碎了两块儿。
她突然想起,有日子没见到刘振霞母女了,八成出啥事了?
她叫上迎面走来的杜桂珍老人,顺着楼梯,跑到刘振霞家门口,侧耳细听,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
郭玉香是老居委会干部,凭经验,她感觉发生了什么不测,她开始使劲敲门,“咣咣咣,咣咣咣”……
突然,她仿佛听到屋里有细碎的声音,再次侧耳细听,似乎听到里面发出有气无力的喊声:“救命……”
两人使劲拽门,门被反锁着,怎么也拽不开,她们从邻居家找来螺丝刀子撬,仍无济于事,急中生智,郭玉香拨打了110报警。
5分钟后,铁人公安分局社区6队民警王海龙和王晓勃赶到,他们用撬杠撬开门,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地上倒着母女俩,母亲刘振霞眨巴一下眼睛昏厥过去,她的女儿则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也奄奄一息。
屋子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母女俩为何会被反锁?看到破碎的玻璃,人们怎么会第一时间就想到刘家可能出事了?
囚母20天
看到眼前这种情况,民警和村民们七手八脚,赶紧把刘振霞母女俩送进了医院。刘振霞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没事,是饿迷糊的,喝点粥就好了,我女儿有病,快给她治!”
随着老人的哭诉,事情渐渐明朗。
刘振霞老人今年66岁,她的女儿叫周丽萍,今年39岁,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
5月19日,周丽萍从三楼窗户往外泼水,不成想刮起一阵小风,脏水顺风飘进了楼下一住户的屋内。
楼下男主人当时火冒三丈,摸起根木棍儿来砸刘振霞家的门,“咣咣”的砸门声严重刺激了周丽萍。
身体强壮的周丽萍开始砸东西,随后把母亲打倒在地,反锁上防盗门。
为防止别人闯进屋,还有怕母亲“逃跑”, 周丽萍用一条铁链子,锁上第二道木板门,顺手把钥匙扔到楼下。
母亲稍有要走的举动,周丽萍就拳脚相加,打得母亲遍体鳞伤。
就连母亲出声也不行,一旦弄出个动静,她上前就是一顿狠掐。
眼看着女儿的病情严重,刘振霞的心在流血,她为能让女儿平静一些,尽量按照她的意思去做。
家里现有的米面也就够吃两周的,青菜是一点都没有。
找到几个鸡蛋,母亲一顿饭煎一个,给女儿下饭吃,自己则捧着酱碗,把酱当菜吃,后来酱吃没了,她只能喝咸盐水。
到被解救前的两天,家里的米面彻底断了顿,刘振霞不知道该怎么办,她只能把收刮到的少量的米粒做粥喝,女儿吃干的,她喝米汤,直至最后晕倒在地。
原来,正是因为知道刘振霞有个疯女儿,邻居们才敏锐地觉察出了异样,解救了母女俩。
然而,这只是66岁的刘振霞苦难生活的一部分……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