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999年开始接触电脑,从MSDOS到WIN3.1、WIN3.2、WIN95,以及此后接入互联网世界,对于还在中学的我而言,恍若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实在是神奇的经历。而微软这个名字,自然始终如影随形。
至今还记得二十年前流传的一个笑话:微软接到一个投诉,说电脑没法复制内容,接线员问具体是怎么操作的,投诉人说:我在办公室的电脑上按Ctrl+C,然后在家里电脑上按Ctrl+V……
那时的笑话放到现在,其实已经不再可笑,而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需求。世易时移,技术推动的社会进步正在重构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诉求,底层逻辑正在深刻变化。
摘录下《刷新》这本书中那些触动我的内容:
1、移动的不是设备、不是技术,而是你自己。
如果微软消失了, 我们必须要清楚这个世界会失去什么。是什么使得我们与众不同?
我们要想象一个重视人类体验跨设备流动的世界。 在这样一个世界里, 云使得这种流动性成为可能, 并产生新一代的智能经验。你认为移动的是什么?移动的不是设备、不是技术,而是你自己。
我们需要进化,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开发个人生产力工具;我们将基于协作、移动、智能和信任四大原则,着手设计针对计算的智能架构。
1)人们仍以个人方式从事重要工作,但协作是新常态,所以我们开发赋能团队的工具。
2)我们渴求协助所有人提高生产力,无论他们身在何处, 也无论他们使用何种设备。数据、应用程序和设置等所有内容,都必须能在不同的计算体验间移动。
3)智能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倍增器。要想在数据爆炸时代取得成功,人们需要利用智能帮助他们管理最稀缺资源即时间的分析工具、服务和智能助理。
4)信任是我们打造一切事物的基石。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安全和合规方面加大投资,让我们成为业界标杆。
2、简洁的东西最有力量,而说服则需要长期的过程。
我和数百名来自公司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了直接交谈。倾听是我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会为我之后的领导奠定基础。
我们用一页纸定义了我们的使命、世界观、 愿景和文化,每当有冲动修改的时候,就被提醒 “一致性胜过完美”。
在我担任首席执行官之前的几年里,我们的管理团队将太多的时间用在解释这个庞大的公司及其战略上。 我们需要一种共识。 我们建立起的简单框架有助于人们将公司理念贯彻下去。
3、同理心源自生活给予的磨练,来自对生活的爱;正视普遍存在的困境才能让人产生普遍的同理心。
由于扎因的重度大脑性瘫痪,他将来会需要一辆轮椅,会依靠我们生活。我受到极大的打击。但我更伤心为什么我和妻子会遇上这样的事情。庆幸的是,妻子帮我认识到重点不是我受到什么打击,而是要深入理解扎因的遭遇,对他的痛苦和处境抱以同理心,同时肩负起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
我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人生起伏,才能培养起同理心;要想不受苦受难,或者少受苦受难,就必须接纳无常。我还清楚地记得早年扎因的“永远不会变好”给我带来的困扰。然而,事情总是在变化的。如果你能够深刻地体会无常,那么你会获得更多的宁静, 你不会因为人生中的起起落落而反应过于激烈。而只有到那时, 你才能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深深的同理心和慈悲心。
就我个人而言,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与我在印度的父母以及我在西雅图的家庭是分不开的,他们的语言、习俗和心态影响了我,也持续引导着我。
(对于纳德拉家庭所面对的境况,我相信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巨大的挑战,需要巨大的勇气去面对。这段经历读起来让人动容,让我想起那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4、作为领导者,你的工作就是在狗屎堆里找到玫瑰花瓣。
我希望这些人不要把所有事情都看成是艰难的;要从现在开始,把事情看成是伟大的,并帮助其他人建立这种视角。制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并将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但领导者是克服制约因素的冠军。他们要做的是让事情发生。
第一,向共事的人传递明确信息。这是领导者每一天、每一分钟都要做的最基本的事情之一。我不想听到有人说谁是屋子里最聪明的人。我想听到的是他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在团队内部建立起深刻的共识,并确定行动路线。
第二,领导者要产生能量,不仅在他们自己的团队中产生能量,而且在整个公司产生能量。仅仅将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部门是不够的。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 领导者都要激励乐观主义、创造性、共同承诺和成长。在他们创建的环境中,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大潜力。他们建立的组织和团队,每一天都在进步。
第三,找到取得成功和让事情发生的方式。这意味着推动人们参与他们所喜欢的和渴望去做的创新工作;在长期成功和短期胜利之间找到平衡;以及在寻求解决方案时要超越边界,要有全球化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