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回忆录(第十篇)

回忆录(第十篇)

作者: 黄小丽的私人订制 | 来源:发表于2021-07-17 03:26 被阅读0次

军训的时候,我们每天都要经过一栋小楼。独立的在一排绿树底下,阴凉漫溯、沉默无语。

军训完正式上课后,我们才知道那是解剖楼。里面有用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尸体,也有大体老师的骨骼标本。

第一次进解剖室,刺鼻的药水味道,还有阴嗖嗖的氛围,让人心跳如鼓,慌乱不适。但作为医学生,都不想表现得胆小,硬着头皮跟着老师走。

我们要学骨骼,学习肌肉位置。解剖学的考试,就是拿一条红线,拴着肌肉和骨骼,然后我们回答出它的正确名字。

我看着那一具具固定成型的标本,一次又一次走神,设想它们活着的样子,以及它们的主人曾经拥有的人生。它们随着生命的消失,失去的一切。我在它们身上翻找组织器官,去探索身体上的一切秘密,心里却充满了很多悲戚。

学医的人,应该有大爱,不是这些小悲戚。从那一刻,我就知道自己走错了教室。后来我在临床实习的时候,更多的应征了这一点,我比病人更容易悲伤无助。我有一个诗人的敏感,却没有一个医者应该有的稳健和从容。

而那一年的假期,我回到老家,小姨夫在干农活时,不小心触碰到裸露的电线,当场电死。我来到了那一堆新的土包面前,不知道生死之间隔着这么近的距离,而且这两者之间的速度转换之快,迅疾得让人猝不及防。

死亡是一种冰凉湿润的感觉,就像在解剖室一样。阳光明亮,也温暖不了当时我空荡荡的心。望着年幼的表弟和被悲伤击垮的小姨,所有的安慰都苍白无力。

至此生与死的思考跟随我至今。特别是爸爸八年前患癌,我又体会了那一种无能无助的感觉。才明白医疗的真谛是:偶尔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如果我能早一点悟透这一点,也许我就不会当一个逃兵了。

是的,我是一个逃兵。特别是二一一九年新冠蔓延的时候,我才知道我学了四年的预防医学,这个学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还在岗位,一定会跟所有的战友一起,冲锋在前。

当然选择离开,除了个人因素,还有就是毕业时就业制度的改革,这是后话。

我们除了有解剖课,还会去病理室看玻璃瓶里用药水泡着的病变器官,在显微镜下看病变细胞的切片,也会做小白鼠的活体实验。

我们穿着白大褂,带着白帽子,行走在没有病人的教学楼。想象着我们会遇到的敌人和困难。

一边是爱的火苗升起来又被掐灭的无望,一边是死亡的阴影沉重的气息,我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图书馆的书堆里,才能顺畅的喘息。窗外的黄果兰发出淡雅的,悠悠的香味,就像我在文字里获得的慰籍。

每一次开始,对应的就有一场离别。光阴只有在失去它过后,才能感受到它存在过。在一份开始里诞生的所有,都被紧跟而来的离别通通收缴,仿佛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忆录(第十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nv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