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长大了 你还喜欢林黛玉吗?
在我看来,大多数读过《红楼梦》的人在某个时间段都曾喜欢过林黛玉,抛开所谓类似刻薄、小气这样的评价,我们似乎在黛玉的行为的根源处找到了我们自己的苦恼,再三度量,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在黛玉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7168/660dc69e4c693375.jpg)
映射黛玉的生活,我们看到的是终其一生的挣扎与落寞,“青灯照壁,人未睡,怜春恼春,倍伤神,”小小年纪的黛玉不仅要为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担忧,更要时刻防着落下诟病,这本身就是一种残忍,再加上内心的敏感,简直是是雪上加霜。可是就是这样一种愁绪无处释放的生活状态中,黛玉依旧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纵然黄土掩了风流,罢了罢了!或许就是这种永不妥协,温润了我们内心的国土。
但时代在变,不同的年龄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考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既没有黛玉般倾出血泪追求超理想的那股纯粹,也没那般她卓然不凡的才情,更没有两三知己可言了,恍然若失的岁月里,空有一幅不入世的姿态,那便是不可理喻的孤僻。在意识到这种处境而特想作出改变的你,是否觉得黛玉的思想已经过时,或者你是否感觉你好像不是特别喜欢黛玉呢?
其实拥有这种想法不难理解,曾经的我学着姑娘葬花,逮了把爷爷锄地的锄头有点大,抓了把落花有点少,挖了坑却无意中摔进了自己的脸,待一切准备完绪,别人却说,“体态丰腴,还是算了。”当时自己就因为别人对我和林姑娘体格的两极分化而让我算了时,我也并没有认为我还有坚持去喜欢她的另一个理由,可是去喜欢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个令别人信服的理由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7168/efd71898db8a2bf5.jpg)
时光荏苒,时间就在一句句话堆砌的过程中静静地流逝,我们亦在一次次手忙脚乱中越发懊悔,在人生的路口不停地凝思,我想你不会总是记起你在去喜欢黛玉的过程中你也逐渐迷上了宝钗,而事实却已如此,当然这绝非因为同样的体态丰腴所引发的自怜。或许,我们只是在成长的历程里找到了更好的老师。
宝钗无疑是在社交方面一位实至名归的好老师,她的为人处世之道在湘云的态度里更显其英明,抱有一种广泛撒网的态度的宝钗也成功地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人力,我们感慨之余不得不佩服这种考虑周全,深思熟虑的做事风格。尚未成长完成的我们做事还是那么冲撞,未经过大脑思考的言语就就吃饭速度太快遗留在嘴角的米粒,除非是对你钟情的人,才会把你嘴角的米粒看作是别样的美人痣,而事实是,大多数的冲撞,不仅令我们自身心存愧疚不安,更为自己未来的人际关系留下我隐患。
处于迷茫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更想活成宝钗的样子,在交往中中老少皆宜,言谈举止不失风度。的确,世事纷扰,琐事连连,看到自己生活学习一团糟,我们何尝不想在自己未来的发展中,即便进不了皇宫也要驻扎在大观园,就是永远不要被淘汰,努力地成为在别人眼中似乎很美好的样子。
别人眼中的宝姑娘,不容置辩的是那个时代最令人思慕的完美形象,可是就在“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彻底现实功利心中我们何尝不会认为那是为生而活,蝇营狗苟,为活而生。试想不多年后我们回头看看自己,别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可能早已忘记了归途,孤鸟的啼叫,再也不能引发一股诗意,再难共心平时那个你侬我侬的知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2057168/7fdc6d0d50f5a1ce.jpg)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人生苦短本不该念念不忘,但无论我们走在那里都不该丢掉曾经的自己,或许你不再那么喜欢黛玉,或许你认为拥有了宝钗的课程方可打败天下无敌手,但在茶余饭后试着触摸自己的内心,那里从未离开黛玉的温度,而这种温度伴随着心脏跳动的脉搏,时刻提醒着那个绝不妥协的自我。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如果你要变成别人眼中的样子,希望谨记,在此程中,莫失了那颗曾经爱黛玉的心,没错,我们就是要有宝钗般入世的姿态,但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生活越是不易,我们更要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