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开始,范冰冰弟弟范丞丞发张照片一夜之间入账480万的照片到处疯传,弄得朋友圈哀鸿遍野。
虽然事后有粉丝出来科普,那不止是一张隐藏照片,而是相当于半年的VIP会员费,而且平台还要拿走一大块,到他本人手上绝不会有那么多……但我知道,这些话安慰不了你。
事实上,我这篇文章也不是来安慰你的。“只要努力,明天会更好”,这话我实在说不出口。
1
因为你我都清楚,这才是一个开头,他和他们,那些带着偶像光环的人,就是有人源源不断心甘情愿地奉上真心和钱财,聚沙成塔。
一觉睡醒,就有了可以买套房子的钱,那是很多家庭奋斗一辈子都达不到的终点。
想到这一点,很多人都不好了。有一个女生说:我清楚地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不是说好了一步一个脚印么,怎么可以这么魔幻?还把魔幻现实赤裸裸地给你看。
我知道你很难过,但还是得把心缝起来,试着去理解这个世界的财富分配法则,否则一直用“道理”来看待一切的话,以后扎心的时候多得是。
“存在即合理”,这里的“合理”并不是合乎道理,而是有它的理由。
我们看范丞丞发照片赚480万,大概就像看当年的我们花20块钱买周杰伦的卡带——不就是一个话都说不清楚,长得又不好看的小男孩在碎碎念吗,怎么就成了你最崇拜的人了?
时间再往前倒一点,也很像赵薇靠一双扑闪的大眼睛在《还珠格格》里一炮而红——不就是演了一个搞笑电视剧吗,居然年纪轻轻就拿下上海滩的别墅了?
再想想一两年前的事,咪蒙靠在公号上写文章骂人年入半个亿,商场门口唱歌出身的天佑在直播平台喊麦年收入是咪蒙的两倍……
是的,我知道,他们起码“做事”了。才华不才华的,上不上得了台面的,反正至少露了一手,而范丞丞什么也没干啊。
2
看上去是没干什么,但他确实拥有很多——这些东西,绝不是人人拥有的。
上个周末,《极限挑战》做了一期重新感受高考的节目,其中的一个环节特别现实主义——人生起跑线。
节目中,艺人们向考生们提了六个关于“赢在起跑线”的问题:
1. 父母接受过大学教育,往前走六步。
2. 父母有能力支持你学特长一直坚持到现在,往前走六步。
3. 父母为你请过一对一家教,往前走六步。
4. 曾经有过出国经历的(18岁前),往前走六步。
5. 父母承诺过你出国留学的,往前走六步。
6. 父母一直视你为骄傲,一直在亲友面前夸耀你的,往前走六步。
有人从开始到最后,一直站在原地;有人犹犹豫豫地向前走。每提一个问题,队形就变一个样子。等六个问题问完,大家稀稀拉拉站在了不同位置。
你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上了同一所学校,但起跑线完全是不一样的。
对范丞丞而言,他的姐姐是范冰冰这一点,足以让他往前走六千步;对跟他同一个节目出道的新偶像,蔡徐坤、陈立农等人,他们长得(或者二次发育)得好看,又让他们往前走了六千步。
再加上,开明有远见、愿意托底并鼓励他们做自己的父母,本人并非手脚不协调才可以练舞蹈,并非五音不全才可以学音乐,以及从小到大确实花了好几年时间持续学习。
所有这些条件,已经把绝大多数人刷了出去。
看上去很简单的事,说起来不屑去做的事情,未必是你做得了的。那些不费吹灰之力的要素,更是一个不可捉摸的运气问题。
要说运气问题,之前还有另一张扎心图片——公司的清洁工阿姨靠拆迁拿了一千七百万现钞加上八套房子,活生生把资金链断裂的公司救活了。
跟她相比,范丞丞人家起码又唱又跳又去韩国了啊,他有多努力你们造吗?
再说了,你拆解他们成名的要素是有颜值、会唱歌跳舞、参加了一个红火的选秀节目。但反过来想,凑齐了颜值、歌舞技能和参加了选秀节目的人,还有很多个,绝不可能人人都能火。
至于说他们杀马特、没才华、很快就会过气的,多数也是自我安慰,其实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十年前,“好男儿”也是这么被讽刺的,如今有人越走越好——李易峰、井柏然、马天宇都找到了一席之地,有人已经陨落,更多人不知去向。
演艺圈本来就是比高考更细的独木桥,走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天赋、勤奋、踏实、运气、机会,一个都不能少。走到了又掉下来的人,也是数不胜数。
3
不需要成为最牛逼的人,因为影响力不是由实力决定的。
很多人看到一张照片被打赏480万,大呼时代变了。
我觉得时代没有变过,为喜欢的人买单打CALL——是市场经济一直以来的分配机制,只不过互联网把它变得更高效了。
前不久GQ报道了陈冠希,我顺手也八卦了一下,本来以为这位早就远离主流视野的前明星,流量名气和变现能力肯定是不行的。
但现实是,他微博粉丝差不多2800万,每天阅读量十万加,超过多少现役明星,这可是十年没有拍电影电视的人啊。
我的朋友特来嘲笑我,“你懂不懂?人家在亚文化圈里,从来没有不红过,反而一直是金字塔顶尖的人物,出什么产品都被疯抢。”
所以说,影响力不是由实力决定的,而在于有多少人对你产生共鸣,或者说,喜欢你。
人群的喜好,又是多么飘忽不定。有人喜欢实力咖,有人喜欢可爱无害的,大多数人喜欢“能投射自我情感”的,还有很多人喊着“喜欢不需要理由”。
要知道,还有人因为放屁红了。郑恺2015年第一次参加跑男的时候,只是个演过几个小角色的十八线明星。
在节目里举重的时候,突然放了个屁,全场爆笑,上了热搜,一夜之间微博涨粉150万,感慨“拍了几年戏,不如一个屁”。
人各有志,也各有爱——社会越发展,这一点就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分化。
他或她让你想起了渺小而努力的自己,他或她让你看到了拥有梦想就有希望,他或她的颜值让你觉得赏心悦目,他或她让你笑出声来。
任何一条理由,让你动心了花钱了,这没什么脑残的。
父母那一辈的审美标准无比接近,因为他们的选择就那么有限,又在一种集体主义环境中生活,个性化不被鼓励。
但我们不一样,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没个小众癖好,没个把奇葩朋友,没做过点出格的事,感觉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最后大家分成了一个个小圈层,各个领域奇人牛人神人辈出,任君选择,当然不会只认可每个行业头部的那几个人。
4
有手艺的人,还是要想办法去实现“一次劳动买无数次”的赚钱模式。
这个说法,是很多年前我在李笑来的书里看来的。
“一次劳动卖无数次”,一拍大腿,所谓的睡后收入,除了投资得来,就是得靠这种办法。
当明星,整个职业生涯就是贯彻了这个逻辑。灌一张唱片,可以卖出几十上百万张;演一部戏,可以在电视里来来回回播好几年;立一个人设,用来反反复复接代言……
有的人一辈子就唱红了一首歌,演成了一个角色,但是就靠这个去演出、去做评委,连吃二十年。
能教英语的人,在教室里只能对着四五十个人讲,在网络平台上可以让无数人无限次回听;能喊麦的人,站在商场门口最多对百来号人喊,上直播可以对上亿人喊;能写文章的人,千万别只给单位写,尽管去开微博开公众号写。
健身网红、美食博主、美妆达人……所有人都有机会实现“一次劳动卖无数次”,更别提作品渐渐累积成矩阵,甜美的影响力就会随之而来。
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因为一个屁而成名,但重点是你在放出那个屁之前,已经做了好几年正事。在更早之前,已经理解了时代,认识了自己。
网友评论
眼球社会是发展趋势,而我正是希望那些真正有想法有意义的东西得到关注,无论你说的多天花乱坠又如何,现如今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依旧陷入了低智商的泥沼,这当然不是导演的错也不是小鲜肉的错,而是这届观众不行,如果观众不去看那些由小鲜肉和垃圾剧本堆砌粉饰的电影,没市场的东西他们还会拍吗?同样的,如果今天不去说这60块钱引发的经济“增长”,那明天就会有更多的60块钱。你是大势所趋,而我是逆流中的石头,石头阻止不了大河奔流到海,因为胜利的永远是大部分人,智慧如苏格拉底也会被民意所害,可惜我只是一块又硬又臭的石头,听不见也看不到,与时代的洪流碰撞所发出的沉闷的不讨人喜的声音是我唯一能做的事,哪怕它终究会被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