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当我们乐于表达需求,对自我价值有一定认可时,想法就不再压抑于心中,在关系里也会更松弛、更从容。
那个冬天,英俊善良的山羊遇上可爱的被冻坏的一只小鸟,就把她带回家,给她养伤,给她做好吃的,给她温暖,给她关爱,给她山羊所拥有的一切。
春天来了,小鸟飞回了森林里。
小鸟在鸟儿家族里快乐生活着,有时候会想念山羊特别的温柔,想念站在山羊背上看风景的美好。
山羊本来不想知道小鸟飞到了哪里,也不想关心她开不开心,毕竟小鸟太让他操心了。
多年之后,山羊对小鸟念念不忘。他想念小鸟的可爱和温柔陪伴。
一个秋天,山羊让风捎去消息:他想念她,希望她也一样。
小鸟回话:她需要好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安安静静的。
山羊伤心地说:好吧,以后不打扰你了。
小鸟说,她在流泪了。
山羊问为什么?
小鸟说:你喜欢只漂亮的小鸟,就让她自由自在飞,而不是让她一直住在你的笼子里。
山羊说:我喜欢小鸟,会让小鸟自由地飞,但我会经常去看她飞翔。如果她看到我,也会如我所愿,再飞到我的身边,我会很开心。
如果她看到我,她依然飞她自己的,把我当空气一样存在,我会很失望的。
我希望我喜爱的小鸟能时时想起我的温暖。
我也想让我喜爱的小鸟快乐,想让她自由自在地飞翔。飞出她的美丽,飞出她的快乐!
所以我要经常去问候我可爱的小鸟。
只希望小鸟幸福。
也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我的小鸟,她的眼里有光有我。
我知道我可爱的小鸟很聪明。
小鸟说:你理解我的,过去和现在。
小鸟有心。
小鸟懂得。
懂得纯真善良的山羊所有的付出,懂得山羊对小鸟不在乎的担心和失望。
爱,总是要给予勇气的。
《慢慢心理话》:我们总是无意识地,把成年后的每一段恋爱都当成了治疗。
为什么我们对别人提要求的时候很拧巴?我要怎么让他知道我需要他的帮忙呢?
被拒绝≠我不好
被拒绝没那么可怕
需要获得被拒绝的勇气
一些糟糕的体验限制了我们表达需求,我们学会了把伸出去的手收回去。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被拒绝的伤痛更容易被唤醒,让我们无力开口,只能拐着弯地暗示对方,甚至用被动攻击的方式让对方去悟,这种弯弯绕绕、兜兜转会磨损关系。
为什么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就会忍不住过度付出?
总是掏空心思为对方排忧解难,做对方情绪垃圾桶,很辛苦却不愿意停止付出。
每次付出后,对方会对他表达感谢和爱意。她担心不对他那么好,就会分手。要想对方对自己好,就得先给出点什么。
过度付出的人潜意识深处是自我价值认识的匮乏。
当我们不那么相信自己时,才会执着于通过外部的努力来赚取他人的善待。认识到自我肯定的匮乏,把目光从关系移到自我肯定,一点点重新搭建自我价值感。
当我们足够相信自己,在关系里会变得松弛、从容。
亲密关系的面貌有千千万万种,其背后的匮乏和创伤,当然也是盘根错节。
当你觉察到自己有一些“怪怪的行为”时,不妨试着换一个说法:
不要说“我有什么问题”,而是说“我有什么需要”。
从“问题”的视角去看,也许我们会看到一个古怪、使坏、糟糕的自己;从“需要”的视角去看,我们就会看见一个受伤、委屈、急需照顾的自己。
然后,再试着把你的觉察带进来,去思考:我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回应、满足、疗愈这些内在的匮乏?
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收获一段健康持久的关系,更能收获一些充满智慧的觉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