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我对自己的作息做了些许调整。
我的每日事项分为两类,一类必做,一类重点做。
必做的如健身锻炼,此类为必选题,每天必须完成。
除此之外的剩余项,不必全部完成,集中在一周内固定的某一天,在这一天里,做完本周每天的任务,共七次,那一天就是XX日。
比如,周五是【写作日】,这一天做完必选题后,全部可支配时间都用来专心写字,完成一周需要的六篇日更文,以及线下写作计划。
再比如,每日一页的简笔画,在周三【简笔画】日,把后七天的都画完,共画七页。
这么分配下来,和每天完成九项任务的结果,是一样的。
两周过去了,总结下体会。
01
效果不太理想。
原因是计划虽然有了,但执行没到位。我总是想完成九项任务,我就是喜欢看着自律本子上,在今天的日期下,所有的项目都涂了完成的绿色。
换汤不换药,放不下其余项,就集中不了精力去完成当日的重点项,所以,此次调整的效果有一丢丢,但极为有限。
再加上,不断有新东西闯入,比如听了三天的《樊登讲论语》,对《论语》又上瘾了。
02
可能闺蜜们说的对,对自己的退休时光不必那么严苛,我也在琢磨,在反省。
但想来想去,我还是很笃定。
我就是想归置好自己的日子,就像归置家居、归置冰箱、归置钱包里的钱一样,我就是想让我自己的时光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条不紊地听我指挥,时间一去不返,它太宝贵了。
我已经开启人生下半场了,这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尤其是,还有那么多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我没学会呢。
此生有幸生华夏,没有语言障碍,离这些文化财富这么近,为什么不像海绵似的学呢,擦肩而过,多可惜呀。
西方用一本书说透的道理,论语里一句话就概括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君子不器。
......
前几天,我的小闺蜜说她有教育焦虑,就是有太多想要告诉孩子教会孩子的东西,有太多自己也想学习想要掌握的东西了。
我也是,我有太多阅读写作学习的渴望,特别希望所有的这些,能按部就班地一点点进入到我的脑子里,特别害怕因为胡子眉毛一把抓而造成效率低下。
想起阿瑟克拉克的那句话,从未长大,但从未停止成长。
还有简爱里的那句:人老了,思想像坟墓一样。
成长,不要停止成长!我要往时间里填满内容,我不要白白地让它溜走。
所以,再试试,我要再试试,完成必做项目后,保证完成重点项目。不是当天的任务,该放手就放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