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读《围城》

作者: miss晴安 | 来源:发表于2023-02-02 05:58 被阅读0次

      近日断断续续翻完了《围城》,未用“读”字而用“翻”字,是觉得现在看书都比较敷衍了事,没有上学时那么痴迷热爱了。作者钱钟书说,《围城》是自己锱铢积累地写完的,我读时也觉得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行云流水,而是用心刻画,字字斟酌而出的作品。

        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和工作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同时刻画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题材不算新颖,故事也没有多么复杂离奇,但它确实能触动人心,给人强烈的共鸣感,无论是那个时代还是现在。

      人生短短数十载,对大部分人而言而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就是二三十岁关于婚姻和事业的抉择了。有太多的人能从方鸿渐的爱情之路看到自己的影子,苏是喜欢他的人,唐是他喜欢的人,而孙则是与他结婚的人。喜欢他的人,他并不喜欢,刻意逃避,最终也变得世俗可恶;他喜欢的人终是得不到的遗憾,从此也再没了踪迹;跟他结婚的人,却也是在恍惚间草草决定,婚后一地鸡毛,鸡飞狗跳。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吧,在年轻时都经历过爱一个人的奋不顾身,也被另一个不爱的人欣赏过,而最后决定结婚的那一位,没有多爱吧,也没有不爱吧,只是水到渠成,天时地利人和。关于工作这个方面,我可能更多的是批判吧,实在不能苟同方先生随遇而安,没有事业心的态度。总觉得对于男性而言,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能安身立命的本事,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若是有长远的目光,高大的格局,那当然更好。

      作品对于人性的洞察确实令人敬佩,其中不乏妙语连珠。无论是写到男性对于女性的一些看法,还是关于女性间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真的是细致入微,且惹人捧腹。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就是作者确实是语言大师,很多刻画人物的语言实在是传神又生动,且能从语言中表达态度,给出更多关于性格品性的信息,这就厉害了。

      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无论任何时代都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读书之时与作者进行一次又一次心灵的对话。从一个有点悲观的角度来说,仿佛我们每个人的事业和婚姻都处在一个围城之中,而这座围城也正是自己高高垒起来的。

      总之,《围城》这部作品,不是像哈利波特那样,作者做了一个梦,然后行云流水,洋洋洒洒而作,而是作者苦心经营,字字斟酌而写,所以,如果有兴趣,也值得都上一读。

我是晴安,感谢阅读

相关文章

  • 浅读《围城》

    浅读《围城》 《围城》我读过三遍,但对于书中的细枝末节总也记不太清。初读时,觉得很是有趣,文中连串的妙喻,让...

  • 而立之年,再读《围城》,发现这不是故事,全是爱情婚姻的真相。

    第一次读《围城》是高中时,同学圈里兴起了一阵名著的阅读的风潮,便把《围城》借来读上一读。至今仍有记忆的,也只是感叹...

  • 2019.5月 阅读计划

    共读《围城》 《正面管教》

  • 好书分享《围城》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

  • 如果…

    如果… ——读《围城》有感 最近带着学生在《围城》里兜兜转转好几圈,感觉里...

  • 520幸福迹——破城之术(第107周)

    婚姻是一座《围城》,但胜似围城的,远不止婚姻而已。 ——题记 1.围城 很多年前读《围...

  • 215 用生活阅历指导读书

    20多年前,读围城,怎么也读不下去。当时,有臆想中的女朋友在读,也跟着读读。即使有如此激励,还是读不下去。可...

  • 读《围城》

    在地铁上刚有个座位坐下,便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来读, 我老头笑了,说:“你知道你这b装的low在哪么?” 我当然知道...

  • 读《围城》

    《围城》的主人公鸿渐,留洋归国时,也算有过一段得意的岁月:国立三闾大学的教授聘书,苏文纨的暧昧,唐晓芙的一见...

  • 读《围城》

    围城这本长篇小说,围绕着主人公方鸿渐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人生是围城,婚姻是围城,里面的人想逃出来,而外面的人却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读《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sw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