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字形为以刀割禾,是收取果实的意思,是获取好处的意思。先秦诸子,学术争鸣,言利较多者有两家,一为墨家,墨家有原始的共产主义色彩,说的是公利而不是私利;法家认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说的是如何剥取人民之利,增厚国家君主之利,另有杨朱,主张个人权利,其学早已不传。“子罕言利”,儒家的孔子气度恢弘,较少言利,但绝非不言利,孔子曾经说过:“如果能够搞到钱,让我去市场上做个管理员我都干。”有兴趣的可以找找原文,原文我就是不说,因为我有次开玩笑跟人家说起这句话,不料人家给了我一个白眼,说孔子啥时候说过这句话啊。孟子爱唱高调,舍生取义而绝不言利,实际上他没有舍生取义,饭也吃得好饱。后世儒家弟子想跟孟子学做帝王师,吃上一碗好饭,调子也是越唱越高,比较典型的就是北宋张载的“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调子越唱越高,活动空间实际上是越来越小。封建君主名义上是以儒家的仁孝治天下,实际上是以法家的权术治天下,利出一孔。因“利出一孔”故,儒家知识分子就不得不表现得绝不敢言利,绝不敢分权,在唱高调的同时,要表现得清心寡欲,甘于清贫,明初的《菜根谭》就是一个例子,作者表示“嚼得菜根,百事可做”,而“言利”的权臣张居正,终不免落得戮尸抄家的下场。到了清代,满清贵族,只信用自己的包衣家奴,对儒家知识分子是警惕提防打压的,不仅屡兴文字狱,屠之如鸡狗,乾隆帝还公开以轻蔑的口吻斥责过四库全书的主编纪昀(纪晓岚)说:“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不过以倡优蓄之”,儒家两千年,一心要做帝王师,最后得到的是倡优的身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