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力资源咨询的时候,常常与初创型企聊人力资源,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创业之初,所有招聘都是老板亲自出马,到处网络人才,精挑细选,务色能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为了向人才描绘出美好的远景和蓝图,老板那是煞费苦心、极尽所能的进行鼓动从而吸引人才加入自己的公司。可能那个时候的老板都觉得企业无“人”则“止”的道理吧,毋庸置疑那个时候老板最看重的工作就是“人力资源”——招聘工作。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老板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产品研发及营销策略等方面。这个时候由于各职能部门都很齐全,招聘的事就全由人力资源负责了,除非是几个关键岗位,如:营销人员、市场人员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其它岗位是很难看到老板的身影了。有的甚至可能忘记了当初是怎样的精挑细选、不遗余力的亲力亲为,才使得自己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究其原因,大多数老板都觉得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而且基础层的员工不是很重要,公司核心岗位及高层岗位比较重要等。
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年进个200~300号人是随随便便的,但流失率也很高,甚至离职率在60%以上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情,不仅如此,素质也不是很好,导致工作质量也差,随之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老板能将招聘的这些常规流程,今后每一位员工都由老板来面试的话,除了硬件设置的改善及工作环境待遇提高以外,其实也用不了老板多少精力,而且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老板这样做一方面会使得应聘的员工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另一方面还会对企业产生好感,这对他今后的工作态度及对企业的认同感会产生积极影响。
其实一个企业对招聘的重视程度,反映了一个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视程度,而老板的重视程度,则是由企业人力制度决定的。 在国外有相当多的优秀企业老板都亲自参与面试工作,从员工简历甄选到心理测试、职业兴趣、能力测试一系列完整的流程,以保证企业找到最佳合适的人选。这里引用日本丰田制造公司总经理的一段话,他说:“你可能感到惊奇,我们的选拔和雇佣过程不是用来快速填补职位,而是一个煞费苦心、不遗余力为职位寻找恰当人选的过程。我们寻找什么样的人呢?一是这些人必须能够独立思考,成为问题的解决者;二是他能够在一个团队中工作。”“简单地说,我们需要的人才具有聪慧的头脑而不仅仅是体力。”
最后,针对招聘我给三点建议:
一、根据企业文化招聘人才。很多人都不太重视这一点,其结果往往很严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文化,有的强调团队精神、有的强调纪律严明、有的重视个人能力等;但人也是有自己的价值文化,如果两者发生冲突,那是很难调和的。你想如果把一个长期在注重团队合作、纪律严明的管理人员,突然放到注重个人奋斗及个人能力的环境中去,结果显而易见。因此,应判断应聘者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价值文化能否与企业保持同步,不只是单单看工作能力能否胜任。
二、重视招聘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单单从一个人的简历是没有办法全面了解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因为很多人的能力不是单单从一个人的文凭、资质证明、介绍信之类的就能体现出来。什么是人才?人才他能贯穿始终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的人,因此,当我们知道这一特征之后,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的东西,如学历、工作经历、技术职称、介绍信、资质证明等等。
如何如何识别?这里需要把握二个关键问题:1、很多应聘者自己本身对自己的能力把握不准;2、受到就业压力,很多应聘者会尽量的美化自己。这样会使得我们甄别上增加很多的困难。 针对第一个问题:如何让应聘者了解自己。首先在设计面试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开放式,这样有利于应聘者自由发挥、展示自己;其次,应聘者要善于在细节处发现问题。提示:应聘者习惯性或经常发生的行为,如双手交叉、不停的颤抖、口头禅之类的;2、如果应聘者对某一件事学的特别快,并能给其带来较大的满足感,则应将这种学习能力称为才干;3、尽可能多的在某些问题上其它优秀员工已经证实的问题,向应聘者征询答案。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其实最难建立体系的不是培训、薪酬、绩效、文化而是招聘体系,人才招聘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和命运。在招聘中能够迅速识别人才,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岗位上从而发挥所有员工的才能,这企业创造价值,这才是老板、HR所必须思考的课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