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负面情绪

论负面情绪

作者: logictuili | 来源:发表于2024-02-16 12:10 被阅读0次

我们的情绪分为开心、兴奋、喜悦、惊奇、焦虑、烦躁、愤怒、恐惧、沮丧、悲伤等等,客观来说,每种情绪之间均平等不分好坏,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社会化过程中却因不同情绪带来的主观感觉体验划分为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于是人们逐渐执于追求正面情绪,排斥负面情绪。

既然负面情绪普遍遭人嫌弃,有哪些因素会导致负面情绪呢?当代人有如下三项常见起因:

1.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2.如何看待失去与他人评价

3.埃利斯不合理信念

 

第一项相互攀比或许已成当代人不可避免的行为。期望自己与自己所爱的人过得比别人好是再平常不过的心理,问下周围人,兴许十有八九这样,极少有人真心希望周围人过得都比自己好,“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的段子基于现实。再比如朋友圈里常看到别人发吃喝玩乐,展现出来的生活多么美好,相比自己的生活......有没有想过大家在朋友圈里往往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朋友圈里积累的是所有人的“上限面”,而将“下限面”隐藏起来,只有自己知道,而我们与身边的人比较,总将注意力集中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点上,以自己的“下限面”对比别人的“上限面”,一比心理落差就来了,似乎人人都哀叹自己是“最惨”的那个人。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报喜不报忧亦如此,找值得对外吹嘘的点炫耀,苦闷全憋心里。有得必有失,可人们往往只看到别人所得自己所失。

因唯恐落后于人或嫉妒心作祟,人们希望过得比别人好,现实中却注定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大部分人只能处于“想达到”过得比别人好的状态,或许受环境所迫,或许难以改变个性习惯,终生达不到目标才是活生生的现实。普通人会比周围一部分人过得好,也会比另一部分人过得差,兴许难免被过得好的人所瞧不起,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站在生活圈的顶端,即便在顶端也只是暂时的,总有人会超过你,或许还会引来嫉妒与伤害。有些人希望通过展现过得好来获得人们的尊重与认可,可现实中大多数人说到底只关心他们自己过得好不好,怎么超过其他人,并非所想象的那样——你过得好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或大家每当谈起你时充满赞赏。我们大多数仅仅为普通人,并且很可能终身为普通人,作为一个普通人应积极向上,往好的方向努力奋斗,同样应勇于承认并接受现状,不管有多糟多惨,停止抱怨羡慕嫉妒,接纳并改变自己,昂起头走下去。

第二项如何面对失去。人一旦失去什么与其息息相关的人或物,产生遗憾与伤感是必然的,可以说人的一生就是在面对各种失去:金钱贵重物丢失、荣誉与名气不再、亲朋好友的远离、至亲去世、最后一刻是自己的生命,我们没法阻挡失去的脚步,只能改变对待失去的态度。首先得明无常,我们常听到祝福语“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谁能永远健康吗?人们总处于各种疾病与康复的周而复始中;有谁成天开开心心么?倘若一个几十岁的成年人真如此,早被送去救治了。这个世界没有永恒,我们更无法抓住某项永恒,因此没必要执于永恒。人生是一个过程非一个目的,每个人与物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尽情享受沿途的风光,不管是阳光明媚还是风雨连绵,享受生命的旅程,感受生活的真谛。

我们正因为在意他人评价才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过于在意他人评价只会带来焦虑,近些年体现在唯恐被周围人瞧不起,贴上“失败”的标签。不可否认当前生存环境不容普通平凡,总有只无形的手鞭策我们不断努力前行。面对他人评价,我们要在意更要有度,使所有人全部满意可不可行?为一些陌生人的看法而付出巨大努力是否值得?付出一番努力后别人是真心认可还是随口应付?

第三项埃利斯不合理信念共十一条,其中与当代人密切相关的有三条:

1> 如果事情非己所愿,将是件可怕的事情。

当遇到别人没有按自己所想的方式进行办事,或事情没有按预期所发展,便感到烦躁不安糟糕至极,抱怨他人不是,仿佛只有按自己所想才是唯一正解。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未来谁都无法预测,而许多人心底却印刻着确定性目标:一定要过得如何如何,达到怎样的标准,一旦没达到,失望二字恐怕远远不够用,好像整个人生都完蛋了。有些人总寄希望达到某种状态后开始做某事攒够一千万再去享受生活;失眠头痛全好后再出门走动;等到所有条件完全成熟后再创业。人这一辈子很短暂,基本出现不了身心完全健康、完全无忧无虑的时候,总有些这这那那的不如意,烦恼苦闷已成常态,我们唯有忍着烦恼苦闷持续前行。

2> 不愉快的事总是由外在环境因素所致,并非自己所能控制,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外界因素对情绪必然有一定影响,但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占比大,更多影响来源于我们的信念与认知,也就是内在因素。一则简单的例子:某人做了某事使你生气,这个生气的因果关系过程是某人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与你所持的观念相悖,使你觉得事情变得更加麻烦,或之前的一番努力全白费,或需要耗费更多时间精力来弥补Ta所犯的错误,导致你感觉自我有损失有所不满,最后才产生生气情绪,如果你所持观念是“白白付出或损失什么都没关系,能通过时间精力弥补回来就行。”那么使你动怒的事会少很多。更鲜明的案例:一位严厉的教师,用同样的话当众训斥了两位学生,一位因经常受训将训斥的话当耳旁风无所谓,另一位却因从小自卑想不开自尽,外界的因(训斥)并非直接导致果,而是外界的因与我们所持的观念(是否在意老师训斥,是否承受得住当众训斥)综合导致果。

3>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倒不如逃避它们。

这个时代逃避的方式太多不一一列举,习惯逃避的人面对困难责任选择视而不见不去理会,好像未曾发生过,虽然可暂时缓和,但问题却始终存在得不到解决,时间一长,该面对的仍要面对,问题早已恶化或连锁产生其他问题,导致更加难以解决。

最后来看如何面对负面情绪。假如我们想消除负面情绪,仅保留正面积极情绪,可行吗?设想一下一个成天只知道开心笑从不愤怒沮丧的人,觉得Ta正常吗?面对生死离别,摆出一张冷酷无情的面孔正常吗?只有正面情绪而没有负面情绪的人不可能真实存在,我们所看到部分人展现的“完美情绪”为经过包装过后,向外界展示积极面,隐藏消极面隐藏消极情绪与没有消极情绪是两码事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不可能“删除”某种情绪,需要消除的可能只是焦虑症、强迫症这类影响健康的精神内耗。因此我们的目标并非消除负面情绪,而是如何正确应对负面情绪。兴许你已习惯对负面情绪视而不见,但它依然存在,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自动消失,只是延迟爆发,犹如垃圾桶,平时一点点压抑着垃圾桶迟早会爆满,因此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渠道“倾倒情绪垃圾”。

一些不可控因素引来的负面情绪:深夜邻居家装修的噪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亲戚、总拿你背黑锅的上级......这世上什么人都有,他人言行与我们的观念相悖很正常,以我们的观念衡量他人可能没多少人看得顺眼,可所有人偏偏只能活在同一个世界下,这个世界多元化包罗万象,不喜欢的人可以减少甚至不接触,但并不代表别人“有错”不该存在。他人的言行,我们无法也无权掌控,与其因别人的言行产生负面情绪,倒不如去差别心调整海纳百川随遇而安的心态即便为此出现负面情绪也属正常,不要试图抵抗或者赶走它,试着接纳“不好”的自己,也别贪图留住永远的“好”。

有些负面情绪来自于不公与人性,引用罗曼罗兰那句著名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珍惜当下懂得感恩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相关文章

  • 身份平衡轮(当下 期待)——情绪调节思考

    当下身份: 我在写身份平衡论时,出现了负面情绪转向正面情绪变化,当我出现了负面情绪我是这样调整的。 当下身份平衡论...

  • 随笔(1)

    我相信荀子的‘性恶论’,人的天性中就带有懒惰、畏缩、嫉妒等等负面情绪,而且这些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还很强大。所以人类...

  • 论负面情绪的影响-谎言

    人在有情绪环境下所说均是谎言 负面情绪对人内心的误导 以自以为观点,犹如内心又生出双眼。自以为眼见为实,还对别人滔...

  • 蔡康永说话之道8

    负面的情绪提醒我们负面事实的存在,情绪本身并不负面,是我们把它当成了负面的情绪,这就叫做,对于情绪产生了负面的态度。

  • 情绪会被循环促进

    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越是可能作出一些负面的行为,负面的行为又会作用到负面的情绪上,让情绪更加负面。 情绪是一个整体...

  • 写作排解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有负面情绪,要怎么样排解负面情绪呢? 负面情绪的本质是利益受损,反应过度,认知错误等。 负面情绪包括愤怒,...

  • 负面情绪有存在价值吗?

    很多人都谈“负面情绪”色变,讨厌负面情绪,生怕被负面情绪附体。 其实,“存在即合理”,负面情绪跟随着人类这么多年没...

  • 《负面情绪》

    这周的话题是负面情绪,说来自己也觉得奇怪,没有想这个话题以前没有过这么多的负面情绪,一考虑这个话题却接二连三...

  • 负面情绪

    昨天和朋友大齐见面,他看上去非常疲惫,头发凌乱,黑眼圈快下垂到了唇角。一见面就和我唉声叹气,说和他一起进公司的小林...

  • 负面情绪

    一直以来,我都是喜欢用简单的文字激励自己,让自己充满热情和激情,从来没有负面情绪,今天要写点唠叨的东西了,因为心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负面情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wy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