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学家梁晓声关于“文化”给过一个很靠谱的解释:
“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而文化的另一面,其实也是“教养”的体现。
亦舒在《美丽新世界》曾说:“人生短短数十载,最紧要的是满足自己,不是讨好他人。”
萧伯纳曾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为人处世,最大的底气不是善良,不是勇气,而是自内而外所发出的那种自信的神态。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任何追求成功的道路都充满了荆棘坎坷。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写道:
“自律,就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其中必然经历放弃的痛苦,其剧烈的程度,甚至如同面对死亡。”
林清玄在《木炭与沉香》中曾说: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和下人比较,使我们骄满。
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份的人都迷失了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