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知:材也。经说:知材,知也者。所以知也,而必知。若明。大意是说,认知是天赋能力。因为有这个能力,所以必定能认...[作者空间]
新元墨学和当代新墨家,是开放式解经和原教旨墨学之争吗? 这个疑问起自8月3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解启扬君的一...[作者空间]
文化应当是一种不断被践行且完善着的价值理念,其最核心的部分不会改变,即文化应当具有恒常性的特征。墨学就具有这样的恒...[作者空间]
对恶行围观的冷漠,对正义缺失的失语,此时对受难者的同情,也许是人性最后的光辉,但请收回廉价的同情吧。难道你不为自己...[作者空间]
孝,是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对于孝文化的研究,历来多以儒家主张的孝文化为主,而缺少对墨子孝文化的研究。...[作者空间]
人类社会的伦理原则会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发展,但是有些伦理原则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发展,也不会改变。相反,随着时代的变...[作者空间]
前几天,我读过萧三匝老师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墨子:平民的狭隘视野》,这篇文章是萧老师《中国思想史批判》的第八讲中...[作者空间]
墨子何时自称贱人?有没有出处?流俗于讹传,失之于举证,学者之大谬。且,孔子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礼也。孔子曰:...[作者空间]
所以墨学的天志明鬼,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敬畏之心。有所敬畏,就不能胡来;没有敬畏,就可以为所欲为。“人在做,天在看”;...[作者空间]
墨子,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创立的墨家,和儒家、道家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墨家的思想,主要是“兼爱、非攻”...[作者空间]
在先秦,墨家思想一直是社会主流,孟子说,天下之学不归于杨则归于墨。韩非子也说,儒墨显学也。庄子更是认定墨子是古之...[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