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山海经里寻知音
山海经异兽之螭龙(46)

山海经异兽之螭龙(46)

作者: 川西麻老虎 | 来源:发表于2022-11-02 00:06 被阅读0次

螭龙是龙的一种,蛇形无角,寓意美好,吉祥,招财,有着奋力向上的升腾之势,象征着前途顺畅,大业有成,事业如日中天。也象征着男女之间的爱情,天长地久,宛如龙凤双飞般两情相悦。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美好的爱情故事被古人如此形容:“于是蛟龙赤螭。”

螭龙来由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是水中精气汇聚形成建议放在房顶上可以避火;二说是龙九子中的第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形体似兽,习性好张望或好险,成为今日庙宇殿顶、堂塔楼阁等高处的龙或屋上的兽顶、殿角的走兽,也可压火灾。)故宫下雨排水时的九龙吐水构件,就是螭龙。后来人根据这些古时的说法,认为螭龙的原形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壁虎,无鳞有鳍。

螭龙最早出现在文献记载是战国时期,由螭龙盘绕聚集的纹路叫螭纹,这种古老的神秘图案在各种玉器和瓷器应用非常广泛。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螭龙图纹典型的造型就是头部如虎首,圆眼睛,大鼻子,猫耳朵,翻卷云纹的尾巴。

战国时期,蟠螭纹头部的特征是圆眼、大鼻、眼尾稍有细长线。身上的附带纹饰一般都用阴线勾勒,其中有弯茄形滴水状的阴刻纹,是战国时代的首创。汉代是螭纹最鼎盛的时期,蟠螭纹眉向上竖,并往内钩,眉毛浅,若隐若现,柔中有刚。出现了有两个卷云纹所组成的尾巴。唐宋时期的较少,元明清时代的螭龙玉器又开始多起来,皆仿汉代蟠螭,眉毛又深又粗,略显生硬。尽管螭纹形态万千,需要我们仔细辨认,但是螭龙的大脑袋是其中一个共有的显著特征,很有神气。

相关文章

  • 山海经异兽之螭龙(46)

    螭龙是龙的一种,蛇形无角,寓意美好,吉祥,招财,有着奋力向上的升腾之势,象征着前途顺畅,大业有成,事业如日中天。也...

  • 山海经异兽之螭吻(47)

    螭吻是龙九子中的幺儿,又叫鱼龙。龙头鱼身,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相传螭吻是大约在南北朝时,由印度摩竭鱼随佛教传入...

  • 《山海经》獾huan

    今天介绍山海经异兽中的异兽獾。 《山海经.西山经》: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

  • 山海经异兽之应龙(12)

    应龙,生有双翼,善兴云作雨,是黄帝得座驾,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

  • 山海经异兽之囚龙(13)

    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其外表轮廓有些像牛,但洋溢着超凡脱俗的贵气。其性格极为温顺,给人憨厚可爱、温和如绵羊的感觉...

  • 螭龙

  • 《山海经》耳鼠

    今天呢,我们继续介绍山海经异兽。 今天讲耳鼠。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到:“又北二百里,曰丹熏 之山 ……有兽焉,...

  • 《山海经》异兽赤鱬

    今天介绍山海经异兽赤鱬(rú)。 传说中异鱼名。人面,音如鸳鸯,食之可以疗病。其说始见于先秦。 《山海经·南山经》...

  • 山海经之异兽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该书作者不详, 《山海经》...

  • 《山海经》数斯

    今天介绍山海经异兽数斯。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足,名曰数斯,食之已瘿”。 意为:山中又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海经异兽之螭龙(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bb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