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和同学们讨论研究经济问题。 声明在先: 纯属个人研究,错误肯定不少。不构成投资建议。
解读国家政策,比较容易的路径是知道决策人/建议人的教育背景 - 搞清楚他们受什么教育,看什么书,受到什么人影响。 而国内经济决策部门清一色所受教育都是西方的经济金融学,看的都是西方的经济书。
说到西方经济学,自然逃不开开山鼻祖亚当斯密的《The Wealth of Nations》。此书也是国外决策者必读,称为经济学圣经。
国富论1776年发表, 正好和美国独立宣言同年。 美国的国父们都受其影响,人手一册。
当今世界貌似乱成一锅粥, 但是主局者的脑子应该不会乱。这些人在思考什么? 准备把局势往哪里引导?一样的道理, 了解政局需要了解他们这些人。
国富论解释在一个封闭的国内环境中(不受国际贸易影响,或者影响稳定比如币值稳定),一个国家如何积累财富。
也就是说,先不考虑国际货币的影响,把一个封闭的环境先研究清楚,然后再延伸出去。
开宗明义第一句话 - Division of labour。 一个国家要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源头在于劳动分工。
猛一看,觉得没啥神奇。然而亚当斯密从这一点出发, 一路推理,演绎出西方古典经济学大厦。
就好像欧几里得几何,从5条公理出发,演绎出完整的平面几何学。
亚当斯密说: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很容易看到的。比如他所在的家乡,有一家做大头钉(pin)的工厂。 要做一枚大头钉,需要18道工序(切,磨,做钉头,焊接,包装...),十几个工人分工之后,一天可以做4万8千枚,平均一人4千枚。 但是如果一个人做所有的工序,他一天一枚都完不成。
所以,分工可以提高生产力(productivity) -> 创造财富。
非常合理。
但是,怎么会有分工的呢? 经过思考发现, 分工的原因是人类有交换东西的倾向。
动物是不会交换东西的,尽管有的动物也会有分工合作,但是它们绝对不会交换东西。 动物的生存法则比较简单:“我的是我的, 你的也是我的”。
OK, 现在到目前推理很顺利。
再进一步推理: 既然分工的原因是因为要交换东西,那么把交换搞搞好,不就把分工也搞好吗?
交换就是市场。
或者说: 市场market搞好了,分工自然会搞好。否则,分工搞不好。
再进一步推理: 要搞好市场,需要交换的媒介money.
至此,引出了西方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名词 - 市场,货币。
第一册还有几章, 分别说财富创造出来之后, 在工人(工资),资本家(利润),地主(地租)之间分配。
在国富论第一册,亚当斯密给出了创造财富的一种方法:足够大足够活跃的市场+劳动分工。
这种增长方法国内的经济学家称为 "斯密增长"。
实际上,市场搭建之后,由于人交换的本性,自然会有分工。 所以搭建一个好的市场,让它充分活跃,就可以创造财富。
这是斯密增长的密码。中国改开前20年基本是斯密增长。 2000年后入世,实际上也是斯密增长,只不过把市场扩大到国际上去了。
下一次讨论另外一种增长:熊彼得增长 - 依靠技术创新的增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