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是一种状态,但生活是一种心态

作者: 微思考 | 来源:发表于2016-05-03 10:39 被阅读519次

    “志当存高远”,这是从儒家的入世思想独占中国以来就颇为盛行的思维方式。换作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生活是一定要有目标的”。可能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目标导向的影响有多强大,但事实上,它却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同化着当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以至于我们即使完全置身其中却毫无觉察。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想法,

    "我在大学该谈场恋爱",“我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了”,“我今年必须要买一套房子”,“我该买车了”,“我要攒点钱”,甚至“我得创业,而且要让公司上市”...

    这些想法有什么错吗?完全没有,恰恰相反,它们都是最理性的生存意识。只不过,它们有时会把我们的生活意识置于一个圈套中,造成一些幸福感的缺失。是什么样的圈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设想一下我们要向一个被囚禁于金钱万能观念的家伙解释对孩子付出的感情,暂时称这家伙为小A好了。小A认为世上的一切都能拿金钱来衡量。我们说:“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无法出售的。”小A:“这么说它就是不值钱的喽?”我们:“不,不是不值钱,它比一切事物都要昂贵!”小A:“啊哈!那它就是很贵喽!就像跑车一样,只不过比那个还贵。”我们:“不,不是这样的。它既不是不值钱,也没有很昂贵。”小A:“好吧,也就是说它既值钱又不值钱。”“不!”“它既不值钱又昂贵?”

    我们该怎么向小A解释这个问题呢?解释的难度甚至不亚于佛祖向众生传道。小A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被具有束缚力的、焦虑的意识所困住了。如果他想明白我们的想法,就必须向前跨出一大步,跃到新的意识模式和生活方式中。我们不能说我们是对的,而他是错的,只不过,如果小A能跨出这一步的话,他应该会活得更好,能看到一个更美丽的世界。这时旧式的生活方式才会显得阴暗而片面。

    事实上,我们的处境有时也和小A类似,被困于理性的枷锁中而无法发现更多的角度。理性本身并无过错,尤其在传销、碰瓷、欺诈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中,理性和逻辑能帮助我们看清恶意,进行自我保护。只不过,这些恶意并不是生活的主流,但我们却往往这样认为。而如果我们把理性的“算计”看作生活的主流,生活就会缺少很多愉快的欢笑和宽慰的泪水,这样的人生也就少了很多生趣。

    让我们再回顾一个可能已经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对新婚夫妇。年轻的姑娘最宝贝的是她的一头长发,年轻的小伙子最在乎的是他那块漂亮的怀表。他们很穷,但都想送给对方圣诞礼物。就在圣诞节的清晨,丈夫把礼物送给了妻子,那是一套昂贵而美丽的梳子。妻子问他哪里来的钱,他说自己卖掉了怀表。之后妻子也拿出了礼物,那是一条配怀表的链子。丈夫问她哪里来的钱,她说自己卖掉了长头发。

    这样的感情是不是很温暖?我个人是这么觉得的。但仔细想想,一个失去头发的人得到了一套梳子,一个卖掉怀表的人得到了一条表链,他们都没有完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他们更理性一些,结果是不是会变得更好呢?好吧,如果他们特别理性,就会询问对方想要什么,然后动用共同财产一起购买。当然,互相给钱也可以。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 既然有钱就能买东西,那么自己花钱给自己买东西就好了嘛!不过这样一来,根本就不存在礼物了。最好的礼物是惊喜,它不见得理性,但却有助于巩固双方的关系,这比我们的个人需求重要得多,而这些都是理性主义无法解决的。当我们用理性主义来审视生活时,我们就顺便丢掉了许多具有潜在帮助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非理性的,就像我们的躯体、想象力和情感。

    道歉就是理性主义要躲开的另一个问题:

    如果我把你的脚趾砸了,向你道了歉,你也原谅了我,这还是好事一桩。但如果我自己琢磨:“我想去砸你的脚,反正之后只要向你道歉就好了嘛,你也会原谅我的。”然后我再去付诸实践,那整件事情就不对了。如果我知道你是一个很大度的人,永远都会原谅别人呢?我只能尽量把你的这个品质忘掉,这样才感觉在心理上没有占你的便宜。推导太多关于道歉的潜在可能性,只会让我们失去宽容别人的能力。如果为了自己的便利,整天都琢磨谁会原谅我、谁不会原谅我,其实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

    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无聊?其实历史上这种事很多。比如刘邦敢去参加鸿门宴很大程度就是这种心理。项羽是贵族,放不下“架子”在这种场合杀自己,结果去了果然如此。于是到了后来,刘邦再次利用了项羽的贵族情怀,在战场上片面撕毁合约,导致项羽被困垓下、最终乌江自刎。如果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刘邦无疑是彻彻底底的胜利者,但却同时给中国留下了一个千百年难以根治的社会顽疾——缺乏诚信。上行下效嘛,民间看到的是“皇帝的成功源于不守诚信”,那么如果站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角度上,我们当然不要遵守什么诚信了嘛!那么汉朝这400多年的江山带给中华文化的究竟是贡献大呢还是损害大呢?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其实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它们都不过是源于人类生理特征而衍生出的思维创造而已,有点像自己跟自己玩儿的一个游戏。比如科学,虽然看起来似乎能证实很多外物,但对自身的合理性却只能自证。比如,科学并没有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科学;经济学也不会告诉我们如何判断金钱重不重要;逻辑学也不过是为解决矛盾而生的,但这种矛盾往往源自人类自身的意识,而非客观存在。所以它们其实都无所谓对与错。佛陀之所以引入“涅磐”,其实是要信徒从根本上消灭自我驱动的思想,使得看待世事的目光能够更加清澈。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佛教看待世界的方法就是正确的,只不过是值得我们这些被理性困住的人们借鉴一下而已。

    艺术就是这样的一种事物。如果我们想成为艺术家就一定要有创造力(感性),而我们不太可能既有创造力(感性),又在一种戒备的状态下生活(理性),艺术家的首要条件就是开放而敏感,无论他身后世界是多么的封闭而复杂。当然,我们大部分人不会成为艺术家。但即使是单纯地理解艺术家的“肆无忌惮”,也无疑有助于增添生活的幸福感。和艺术类似,快乐生活的最佳方式就是不要去想怎样生活才会快乐。健康杂志就说:“每天自然捧腹大笑三次有利于身体健康”,然而当我们认认真真地坐下来,试图让自己笑出来时往往会失败,因为我们无法算计着表达真实的情绪。但如果我们已经习惯了理性的“算计”,我们就只能算计着“笑”,这有点像前文中小A的困境,只不过,经过算计的笑不能再被称为“笑”,而应该被叫做表演。

    我们转了一大圈似乎扯得有点远。实际上,今天微思考想告诉大家的是,生存需要理性但生活要比较随性。因为前者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不得不和很多的人和事发生关系;而后者是一种心态,无论你和多少人一起生活,也不过是内心深处一种变相的独处。生活不是为了每天算计着回答“我该和谁在一起,会有多少存款”,“我是不是该让别人知道我过得很好”,“为了面子,我是不是也该买台车”,“房价又涨了,我可能又要买不起了”这类无聊的问题。生活从来都没有规定什么时间应该或者必须要做什么事情,那些“规定”往往是社会环境强加给人的。生活的真正乐趣是敞开胸怀面对未知,让理性暂且休息、让感性登上舞台。就像听一场演唱会或者看一场足球比赛一样,即使你完全没有乐感或者根本不懂足球规则,也丝毫不应该妨碍和大家一起欢呼和吹口哨 —— “生活万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存是一种状态,但生活是一种心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gl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