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孩子也比较胆小——
妈妈讲一讲:《勇敢的小怕怕》
有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叫飞飞,可是大家却都管它叫“怕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呀它的胆子特别小,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妈妈陪在身边,见了人从来不说话,妈妈问它为什么?它就低着头说:“我害怕!”
一天,妈妈在厨房作饭,脚下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疼得头上直冒汗,说什么也站不起来了。“怕怕”吓得“哇”的哭了出来:“妈妈,妈妈,你怎么了?妈妈,妈妈,你怎么了?”妈妈说:“好宝贝,别哭了,妈妈有件事要你去做。”“什么事妈妈?”“妈妈要你去找松鼠爷爷,告诉它妈妈不小心把腿摔了请他快来看看。”怕怕一听:“不行不行,我怕!妈妈,我扶您去找松鼠爷爷好吗?”
“傻孩子,妈妈要是能动,说什么也不会让你自己去找松鼠爷爷呀!妈妈的腿可能断了,如果不及时治,以后站不起来怎么带你玩儿、怎么给你作饭呀?”“可是,妈妈,我真的怕呀!”“别怕,妈妈教你一个好办法:你害怕的时候就大声说‘我是最勇敢的小猴子,我不怕!’这样你就不害怕了。相信妈妈,快去吧,妈妈等着你。”看着妈妈难受的样子,怕怕只好低着头走出了家门。妈妈不放心地说:“孩子,路上小心!慢点儿走!”
松鼠爷爷的诊所其实就在怕怕家旁边的大树上,怕怕走着,感觉到自己的心“砰砰”的跳得特别快。来到大树下,树可真高啊!怕怕鼓起勇气,开始爬树。爬着爬着,忽然,怕怕停了下来,吓得一动也不敢动了。你们猜:怕怕看见了什么?
其实,怕怕看见的是一条毛毛虫。怕怕平时最害怕毛毛虫了,这回吓得浑身哆嗦:“妈妈,我怕!”可是想起妈妈难受的样子,怕怕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找到松鼠爷爷,给妈妈看腿!”这时忽然想起妈妈的话:你害怕的时候就大声说‘我是最勇敢的小猴子,我不怕!’这样你就不害怕了。于是怕怕对自己说:“我是最勇敢的小猴子,我不怕!”可是声音太小,说完还是有些害怕,它又大声说:“我是最勇敢的小猴子,我不怕!”然后它慢慢地从毛毛虫旁边爬了上去: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怕怕忽然觉得毛毛虫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到了树顶,怕怕喘了一口大气,轻轻地敲了敲门:“松鼠爷爷!松鼠爷爷!妈妈把腿摔坏了,您快来看看吧!”松鼠爷爷开门一看——原来是怕怕!惊讶地说:“怕怕,你是自己来的,真是个好孩子!快走,我跟你去看妈妈!”松鼠爷爷到了怕怕家,很快帮妈妈敷上了药。
妈妈的腿好得很快,妈妈见人就说:“多亏了我们怕怕,要不我的腿还不知道会怎样呢!谁说我们怕怕胆小,其实我们怕怕最勇敢了!”而怕怕呢?它再也不怕一个人爬树了,也不怕遇见毛毛虫了,怕怕每天都会和小动物们打招呼,人们都说,怕怕是个勇敢的小猴子!
妈妈点一点:
孩子,现在的你就像曾经的“小怕怕”一样,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妈妈陪在身边,遇到一点儿危险就害怕。那如果妈妈也像小怕怕的妈妈一样生病了,你怎么办?
妈妈不希望你难唯诺诺,而希望你能勇敢一点儿,多一点儿冒险精神。当你感到害怕的时候,你也可以试着对自己说:“我是最勇敢的,我不怕!”妈妈相信你也可以像小怕怕一样变得勇敢起来!
而且,一个人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如果你一直躲在妈妈背后,又怎么能感受到冒险的乐趣呢?当然,有冒险就有可能遇到困难、危险、失败,但你不要怕有风险,因为正是每一次风险才能给你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会让你感觉到快乐,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感觉到生活的新鲜。每一次冒险,每一次打破常规,你都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只有不断去探索新的未知领域,才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妈妈也希望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敢于突破自我、挑战自己。经过摔打和磨砺,你才能长大,才能变得更坚强。
妈妈锦囊:妈妈肢体动作助宝宝更勇敢
孩子胆小,不少妈妈总是鼓励孩子更勇敢些,其实,以下这些情况如果用肢体动作,效果会更好。
怕天黑:拽拽被角
孩子神经发育不完善,黑夜又会使视线更加模糊,再加上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就会害怕天黑。妈妈可以在临睡前,和孩子手拉着手睡觉,并不时地紧握一下。对独睡一室的孩子,妈妈可以偶尔进入他的房间给他拽拽被角,让孩子感觉妈妈就在自己身边。
怕打针:轻捏鼻子
孩子触觉神经非常敏感,他们常常用大哭来自我缓解痛觉。如果妈妈可以在打针之前,轻轻捏一下孩子的小鼻子,再轻拍一下孩子的脸蛋,让孩子感受稍稍的随意和放松。要知道,孩子的肌肉越是绷紧,打针也就越疼。
怕生人:抚摸后背
有些孩子比较敏感,安全意识比较强,因此比较怕生。这时,妈妈不妨拍拍孩子的后背,让他感到妈妈的手抚摸所带来的抚慰,并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进行游戏,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热情,并有来自妈妈肢体触碰的支持,内心就会安定下来。
怕动物:紧握肩膀
如果妈妈表现得胆子小,会加深孩子的胆小;如果妈妈过度地保护孩子,也会使孩子感到恐惧。最好的方法是,妈妈让孩子站在自己腿前,双手握住孩子的肩膀。也可以蹲下身来,把自己和孩子的脸贴在一起看小动物,这样可以增强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的信心。如果是只温顺的小动物,还可以拉着孩子摸摸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