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新解6:【信】篇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把朋友分两类:损友和益友。请注意,这两类都是“友”,都能满足你情感的需求,但是能不能帮助你学习成长,就两说了。
“便辟”和“便佞”的“便pián”是熟习,擅长的意思。“辟”通“嬖bì”,《春秋左传》“賤而得幸曰嬖”,为什么身份微贱却能受到当权者宠爱呢?要么是有才艺,要么是有颜值。“佞”是能言善辩的意思。
“便辟”的人会讨好你,“便佞”的人会说话,“善柔”的人脾气好,这样的小伙伴我也喜欢呀,为什么孔子却说是损友呢?关键在于这些都是外表,这些表面的才艺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取决于内在的德行。
益友也会说话,也是好脾气,也会察言观色,但是他们还多一些东西,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直”是正直,“谅”是诚信,“多闻”就是有学问。这些相对于“辟佞善柔”来说,是更加内在的东西。因此,益友心中有原则,往往不会顺着你的性子。损友可能更讨人喜欢,但是对你的成长没啥帮助。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会说,我更喜欢益友。可是人家不一定喜欢你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得也是“直谅多闻”之士才行。
“直谅多闻”的人在“闻誉“和”闻过”这两种情境下是怎么个行为表现呢?这就值得推敲了。
首先,“闻过怒”肯定是不行的,听到一点儿批评就不高兴,发脾气,谁还敢跟你提意见呢?
”闻过欣”的态度就比较好,当然,必须要有改正的行动,否则两次下来,别人也就不再给你反馈了。
其次,“闻誉恐“貌似也不恰当,人家表扬你一下,倒把你吓着了,一个劲儿地“谦虚”,人家心里也别扭啊。
其实,“恐”是内心警觉的意思,听到表扬内心有警觉,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知道人家的表扬首要是满足他们自己的情感需求,让你嗨起来只是个副产品,莫会错意了。
想象一下,一个老是“闻誉恐”的人,虽然有德行,是不是也挺没趣的。所以偶尔“闻誉乐”一下,更多些人味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不喜欢“完人”,跟“完人”在一起有距离感,不亲近。相反,人们更喜欢总体上很优秀,但是有一些小缺点的人,就让喜形于色变成你的小缺点吧,挺好的。
总结一下,“闻过怒”不好,“闻过欣”可以的,但要有切实行动才行。“闻誉乐”和“闻誉恐”不矛盾,一个是对外的态度,一个是对内的态度,两者可以兼容。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这老名词新定义,做学问的一种方法。作者把“无心之过”定义为“错”,把“有心之过(明知故犯)”定义为“恶”。
这里的“心”说的是“发心”,也就是你的意图(intention)。
有一副流传很广的对联,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这里的“迹”指的是行为。看一个人是否孝顺,要看发心而不能光看行为,光看行为的话,寒门就没有孝子了。看一个人是否好色,要看行为而不能看意图,要看意图的话,那就完了,世上没有一个清白的。
心与迹的辨证,其实是很复杂的事,网上有一个辩题,叫做“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哪个更严重?”您觉得呢?
什么事情要看“心”,什么事情要看“迹”?一般来说,行善要看“心”,作恶要看“迹”。所以古人还有一句话,叫做“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有恶必罚。”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知错能改是好孩子,倘若不改,反而开脱掩饰,就是错上加错了。
“过能改”,就“归于无”了吗?过错造成的影响,难道因为你“能改”,就清零了?
这里的关键在于“改”字,不光是“态度”要改,更重要的是“行为”要改。承担责任,用你的行动,弥补过错所造成的影响,这才能“归于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也是“改过”的过程。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孔子把“好学”定义为“能改过”,真是一针见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