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论语第5⃣️0⃣️0⃣️天

学习论语第5⃣️0⃣️0⃣️天

作者: 梅子吉祥如意怀德 | 来源:发表于2023-08-31 21:45 被阅读0次

    ps:每天不间断学习,一辈子不间断,那么我们就自然会得到人生的真正快乐与幸福。每日读论语,让我们每天都在圣人的大智慧中陶冶自己的身心,提升自己应对事情的能力,优化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进而能够更轻松面对人生的各种状态。(带着爱满心欢喜地学习践行论语)

    学习内容:

    10.3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10.4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学习心得:

    10.3  鲁君召孔子去接待使臣宾客,他的面色庄重矜持,步伐轻快。向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向左向右拱手,衣裳随之前后摆动,却显得整齐。快步向前时,好像鸟儿舒展开了翅膀。宾客告退了,他一定向君王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了。”

    心得: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其中,热情友好就是我们中国式的待客之道。孔子早在《学而篇》中就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并不只是停留在“乐”的情感表现上,也体现在待客行为的“礼”上。

    在本章中,孔子奉命接待外使宾客,在整个接待过程中,各项礼节他做得都很到位。虽然接待使臣宾客的全过程文中没有详述,但从记录下来的几个细节来看,孔子将严谨的态度与外在仪态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孔子的举手投足,从外到内无不表现出客人的恰当尊敬,并展现出东道国的礼乐精神和文化风采。

    孔子接待外国来使时展示出来的原则,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形成了具有中国式的待客之道。这个待客的基本原则,若是总结起来,就是“外达礼,内恭敬”。

    有着高深修养的人,在待人接物时总是真诚而又热情的。一般情况下,君子在接待时都会“款待”客人,其中“款”字代表的就是热情诚恳。有客人来访,按照相关礼仪制度,接待方式上肯定会有区别,但是内心的真诚热情应当是一样的。不管来客身份高低,只要在接待时,你表现出真挚的情意和热情的态度,客人就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我国“礼仪之邦”的美誉,就与这“礼”字分不开,这是国家、社会和个人文明的体现。

    待客之时,还要注意宴饮之礼。在中国,无论是亲友还是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基本交际几乎都是在饭桌上进行的。这样既能联系感情,还能谈业务,一举两得。但是,宴饮作为一种社交活动,它就应有着一定的礼仪规范进行指导和约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0.4  孔子走进朝堂的大门,显出小心谨慎的样子,好像没有容身之地。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进门时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脸色变得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说话的声音低微得像气力不足似的。他提起衣服的下摆走上堂去,显得小心谨慎,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走出来,下了一级台阶,面色舒展,怡然和乐。走完了台阶,快步向前,姿态好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是恭敬而谨慎的样子。

    心得:在参加朝会的时候,自从入公门开始的整个过程中,孔子一直都保持着恭敬而又谨慎的姿态,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和不敬。从文字记载来看,孔子的动作、行为、语言、姿态,无不严格遵守相关礼制,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充满了庄重敬畏的情感。

    古代的朝会制度已经消亡,当然孔子所遵循的这种朝会礼仪也不存在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论语》的这个章节毫无意义了呢?不是的。朝会制度虽然没有了,但是,不论是国家机关、机构组织,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举行一些重要会议。孔子朝会严格遵守相关礼仪的行为提醒我们,在参加较为重要的会议时,必须严格遵守会议制度。同时,孔子路过君位时的姿态也告诉我们,在进入领导办公室时,应该遵守必要的礼仪。

    不管是进出领导办公室,或者是参加重要会议,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些礼仪。这些要求看起来很琐碎,但都是很有必要的。把这些礼仪做到位,就等于秉承了孔子的礼仪精神。这些细致的外在行为要求,本质上都体现着谨慎、庄重的礼制精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论语第5⃣️0⃣️0⃣️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li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