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单位一把手领导布置我们读英国作家查尔斯.汉迪的《第二曲线》,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的工作,思考企业的第二曲线在哪里?我不得不认真准备。
当读到第六章增长的困境时,书中说更多总是意味着更好吗?我一下子想到单位的各项指标。查尔斯.汉迪说,增长应该是实现某种更伟大的目标的手段,而不应该被视为目标。
而现实生活中,“增长”这个词,成了我们的目标。它体现在每个政府工作报告里 ,每个企业月度报表里,每个人的收入目标里。它仿佛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追求生活的行为。
的确,我们国家的GDP每年也在保持增长,也给人民带来了很多利好,各个行业都看似蓬勃发展,人民对生活有了美好的向往。
我们单位的每个指标也在节节攀高,规模越来越大的同时,知名度仿佛也越来越高。
我们个人的赚钱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也在促使我们要去学更多的东西,好想一夜之间要拔苗助长。
但在年年增长的数字背后,这真的是好事吗?

不谈国家的GDP,就谈我们单位的每个指标。我在金融机构工作,每年的收入指标,业务量指标,客户指标,增长率都是十位数以上。
为了这些指标,我们在人员极其紧张的状况下,除了守住柜面阵地,还要外出拓展业务,寻找客户。找来的客户也没有时间认真去维护,更不用说老客户了。
我们好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我们的员工总是什么好营销,就去营销什么。我们的效能在下降,失去了很多潜在的优质客户。
而《第二曲线》告诉我们,对于目标,我们首先要考虑更好而不是更大。那如何才能从更好出发,扭转现在的局面呢?

一、改变思维
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每天送饭给我们吃的人。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这句话就一直铭记在心中。
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这是需要思维的转换,理念的更新,能力的提升。我们要有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抱着成长型思维去维护好客户,提高我们客户的质量。
每一个客户的目标是希望自己的资产保值增值,而我们拥有专业的知识,专业的视角,专业的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专业的服务。客户如果信任我们,就会放心地将资产交给我们打理。
我们要了解客户的兴趣喜好,了解客户家庭的状况,了解客户未来的计划,要以己心来对待客户,要根据客户的情况进行资产配置。我们还要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客户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要卖什么。
这样我们总是为客户着想,客户自然就会信任我们,对我们的依赖度和忠诚度就会不断提高,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企业增收。

二、 坚持行动
行动是一切的关键。维护好客户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善于沟通的技巧,学会合理分配时间,进而落实到每一天为客户服务。而这些都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实施,用活动去组织,用效能去体现。
目前,繁多的杂事占据了我们客户经理的工作时间,他们根本没有好好地静下心来做该做的事情。时间管理四象限中,排在第一的是要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而不是重要紧急的事情。
重要而不紧急就包括准备及计划的事情、维护人际关系、技能的提升、健康养生。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维护客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要安排更多的时间去维护客户,包括电话邀约、约见客户、与客户会谈、新客户维护、存量客户维护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实实在在行动。
我们要每天做好客户的生日提醒,定期组织沙龙,和客户联络感情。而且必须长期地坚持下去, 我们才能看见成效。
如果我们整天忙于像救火一样做重要紧急的事情,那我们也就无法静心去维护好客户。只有行动,才能让各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提升效能
效率与效能本该是一样的,但在实践中却表现不同,效率是从输入端开始的,而效能主要最终看结果。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大。
发展要以终为始,让企业可持续发展,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想问题。现在从国家到企业,都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体现在内在要提升,内涵要丰富,内心要坚定,而不是表面的规模增长。
各项工作要做精做实做准,精就是要精益求精,实就是实干务实,准就是精准客户。
我们要真正地了解客户,针对不同的客群做分层的活动,以活动来联络感情,让客户成为我们的知心朋友,我们才能得到客户的心。了解客户想要什么,我们才能给他什么。
如果我们一味以提高效率为目标,就会导致我们的发展在质量上难以保证,从而结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从长远来看,我们的存量客户越来越多,如果不加强维护,那我们的流失率、睡眠率也会增加,这样我们找新客户的成本会远远大于维护老客户的成本。效能才最更好的体现。

我想,通过改变我们的思维,坚持我们的行动,提高我们的效能,视增长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的手段,慢下脚步,找到企业生存和自身发展的第二曲线,让其不断向上延伸,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