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懂的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力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它为学习提供能量,优化学生的学习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果一个学生不愿意学习,待在学校的这12年的时间就没有被充分利用,甚至被荒废,这将是不可逆的巨大损失。
一位高中学生李亚琳是一个学习动力特别强的学生,她在作业中写道:
“
我认为,大多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相信“努力”并且实践“努力”。
从高二开始我便寄宿于学校,学校规定每天早晨六点三十分起床,七点到教室进行一个小时的晨读。我坚持每天六点起床,迅速洗漱整理好,到楼下等着宿舍大门打开(六点三十分开)。这时通常都只有我一个人在等待,门一开我就会第一个奔向食堂,这让我颇有成就感。因为太早,食堂里除了工作人员几乎没有一个学生,为了赶时间我买一个包子或饼边吃边走向教室。
教室的钥匙由我管理,进教室后,按照前一天晚上制订的计划,做自己买的地理练习题。当大家七点到教室后,我已做完并对完答案。接下来是一个小时的晨读,我们的晨读安排是一天英语一天语文。我特别喜欢英语早自习,因为我喜欢读英文,觉得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同学们常常一开始读得十分卖力,渐渐地,教室就安静了,因为读累了,这时我的声音依旧洪亮,常常会显得特别突出。
我觉得用整块的时间记英语单词太奢侈,便利用课间十分钟这种零碎的时间记单词,记完了就巩固,总之就是不停地重复。如果是二十分钟的课间,我就背历史或者政治。
中午十二点放学,大家都在听到下课铃后立即冲向食堂,我却坐着不动,我要利用十二点到十二点半的时间做一篇完形填空和两篇阅读理解,并对答案,思考为什么会做错。做完后,大家差不多吃完饭了,食堂也不挤了,我再优哉游哉到食堂去吃饭。 吃完午饭到教室进行自习,这是老师要求的,但是大多数同学都会利用这个时间睡觉——我可以理解——但是我绝不会将这段时间用来睡觉,这是非常宝贵的、自己可以完全支配的大块时间。我数学比较差,所以将中午的时间完全用来学数学,先将老师上午讲的东西完全吸收,再做自己买的一些练习题,直到下午上课。
一整天,我很少离开我的座位,以至于我去厕所,同学都会调侃:“哟!老班也来上厕所啊!”晚上接近十一点的时候放学,大家都回去了,我仍旧坐在教室里,因为我要做好第二天的学习计划,哪段时间具体做什么全都要有,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说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由我掌管钥匙了,因为我总是最后一个走第一个来。当时我的桌子几乎是全班最烂的,但是我特别喜欢,上面不知谁刻上了特别大的一行字:“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我相信这一点,并且以此鼓励自己。
”
看了这个案例,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动力这么强,而有的学生却不喜欢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以下五个方面是决定学生学习动力的直接因素,如果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必须优化这些因素。
01
偏好
心理学家实施了一项巧妙的研究,探测遗传因素对个体的影响究竟有多大。研究者以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为研究对象,两组双胞胎自小被分开抚养,生长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在接受研究时他们都已是成年人。量化研究表明,这种先天特质的影响力大概在50%左右,即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与众不同的表现,可将约50%的原因归于先天特质。
在餐馆里,父母会问孩子喜欢吃什么,然后再点菜;在体育课上,如果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还有的喜欢跳绳。有些菜孩子不喜欢吃,父母不会为此感到难过或愤怒,我们也不会认为选择足球而不喜欢篮球的同学不正常。那么,一个学生不喜欢坐在教室里听课、写作业、应对考试,也和一个人不喜欢吃某道菜、不选择某种体育活动一样,是自然而又正常的——学生“天生”地会对某种活动感兴趣或不感兴趣,这就是个体的“偏好”。
前面案例中的李亚琳同学,学习对她来说是一件富有吸引力、值得追求的事情,而对有些学生来说——如平平——学习却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些孩子第一天到学校就会感到新奇,对自己学会的第一个字、会做的第一道数学题感到欣喜,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渴望听到老师的表扬,遵守学校纪律,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些都说明这些孩子对学校、对学习有相当的“偏好”,他们投入学习的动力就会强一些。相反,有些孩子在最初接触学习的时候就可能感到索然无味,他们会不适应、不喜欢坐在凳子上听老师讲课,不习惯从一个“自由”的人变得要守这样那样的规矩,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学这些东西而不能到教室外面玩。这些孩子同样显示了“偏好”,只不过不是朝向学习,他们的学习动力相对就会弱一些。
一位学生柴天磊在作业中写道
“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在很小的时候,我妈总说我除了画画能坐得住,其他什么都没戏。事实也真是如此。我第一次跟她说我要学画画,她同意了。她问我:“为什么要学画画?”我的回答是:“我喜欢。”接着她又问我:“如果学了画画,可不可以坚持?会不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记得相当清楚,当时痛快地说:“能——坚——持!”并答应妈妈绝对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时北京的交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妈妈骑着自行车,周末带我去上美术兴趣班,大风、暴雨、大雪、高温都不能阻止我去画画。除了上兴趣班,每天在家我还要画画。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从来没有觉得苦,没有想过放弃画画,因为我喜欢!
到了中学,学习任务重了,对我而言,画画和“升学”联系起来了。我在望京(北京东北四环的一个区域,作者注)的画室里准备高考,窗外工地上裸露的黄土跟随大风的旋律,如画笔一般在灰蓝色的天空中画出一道又一道有韵律的曲线。那从漆黑枯树中蹦出的金色,是我追求心中梦想的动力,沾满炭铅的手指就是画笔,松节油的味道就是我为绘画焚香的气息,衣服上不经意蹭上的颜料使作画的我也仿佛成了一件作品,大师的原作就是对我心灵的安抚……我在享受画画的每一天,即使是为了应试。
当然,画画有时也会让我感到辛苦和乏味,但内心还是很坚定:我喜欢画画!它带给我的快乐是巨大而又令人难以割舍的。 美术兴趣班结束后,我回家会做很多绘画练习,这些练习的数量远远超过老师所要求的。而对于文化课,从小学的听写,到高中老师留的弹性作业,我也会完成,但我多半没什么兴趣。每次把自己的画给老师看,都特别希望老师能多指出一些不足,即使老师的言辞再严厉,我也觉得很高兴,从来都没有被讽刺或是被批评的感觉。每次交文化课作业或考试时,我总希望不要出错,因为我不想让这些给我“惹麻烦”。
”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偏好对学习的动力有多么大的影响,它使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并且乐在其中,这实在是优质的动力源!
个体的“偏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征,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其本质就是让教育“适合”不同的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迎合教育。另一方面,个体的偏好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底层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是要“投其所好”,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原因——尽可能地使教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吸引并从中感受到乐趣。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学生对学校学习没有兴趣,这是天生偏好的体现,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偏好不需要改变或不能改变。就好像一个孩子不喜欢吃青菜,这是天生偏好,但因为青菜有营养,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不过,此时绝不能采取强迫的办法,如果强迫学生学习,不但效果不好,而且有可能使学生由不亲近学习变成厌恶学习。此时,我们需要优化教学——就好像改变青菜的做法,让孩子感到更可口一样——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趣的、可亲近的。
总之,认识到学生对学习有天然的偏好有助于我们以客观的态度理解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不要认为他们是故意作对,提高其学习动力需要帮助他们而不是斥责和强迫他们。
02
负荷力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要持续12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学习自然成为一项负荷,学生承担这种负荷的能力——负荷力——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显得很关键了。
在前面的案例中,李亚琳每天比其他同学平均多学2~3个小时,却乐此不疲,我们不得不承认她比大多数同学在学习上的负荷力更强,在学习上她的精力更加充沛,这是她学习充满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人每天平均比别人少睡2个小时,其体力和精力却更充沛,这就是个体差异——人与人之间的身体素质及相应的负荷力是不一样的。
学生的体质和体能天生就有差异,面对同样的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容易疲劳、难以忍受,有些学生却精力充沛、举重若轻;有的学生对付一门学科就觉得很艰难,有的学生同时面对五门学科却觉得很轻松。这就是学生学习负荷力的差异。
跑了一千米就极度疲劳的人,看着前方还有一万米的跑道,当下的体会往往是沮丧和绝望——不是他们不想跑,而是确实跑不动了!因此,有的学生不爱学习是因为他受不了了,实在没有更多的能力去承担学业的负荷。 有的老师和家长会责问学生:“你玩的时候那么有劲,怎么一说学习就没劲了?”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学生自己也纳闷呢。老师和家长认为这些学生是“偷懒”,这可能还真是冤枉他们了,因为学生的负荷力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会有差异,即对有些活动的负荷力强,对有些活动的负荷力弱。
在生活中,有些男士打一下午篮球都不觉得累,可是陪妻子逛街一小时却会觉得疲惫不堪。同样,一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负荷力可能很高,却无法承受语文的学习。
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负荷,对负荷力较弱的学生,要多鼓励,多提供支持。此外,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负荷的有效性,避免重复、低效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疲劳。
03
学习效能感
请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越过前面的一个障碍,在行动之前我们一定会做一个“评估”——我能跳过去吗?如果答案非常肯定,我们会迅速行动并且在行动过程中充满自信;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会显得动力不足,我们就会踟蹰、退缩,乃至取消行动。如果信心不足却被迫行动,一旦失败,就会证实并坚定之前的想法——我没有能力越过这个障碍——今后面对同样的障碍就很有可能丧失行动的动力。
因此,个体对自我能力的评估能够影响他做事情的动力,心理学上将这种“评估”——对自己从事某项活动的能力及结果的认识——称作“效能感”。
学习效能感是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和判断。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效能感强的学生更愿意付出努力去学习,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也相信自己能成功。李亚琳同学在她的作业中说:“当时我的桌子几乎是全班最烂的,但是我特别喜欢,上面不知谁刻上了特别大的一行字:‘付出一定会有收获!’我相信这一点,并且以此鼓励自己。”她有那么强的学习动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相信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相信自己可以学好,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反之,自我效能感弱的学生往往预期自己在学习上会失败,而且不相信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能力,因而他们不会为了一件“注定”要失败的事情而努力,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比较弱。学习效能感弱的学生一旦在学习上遭遇挫折和失败,会更加坚定其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一位学生陈县嘉在作业中描述了他的一段往事:
“
我上小学时,爸爸让我和长我两岁的哥哥做算术题,每次都让哥哥先做一半我再开始,结果我还是能比哥哥先完成,而且总能全部正确。
五年级我从农村转到城里念书,学校有一位体育老师是爸妈的熟人,他以一种轻蔑或者说安慰的口气告诉我父母:“这里(即城里)的孩子都很聪明,来这边能考个三四十名就差不多了。”听了这句话,在学校里一直考第一名的我暗暗憋了一口气。
入学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县级示范课。那是我第一次见投影仪,第一次见电脑,一切都是新奇的。除了学生,听课的老师大概有100多人,黑压压一大片。老师讲的是“奥数”,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还有一种数学叫“奥数”。课程开始不久,老师给出一道求行车路程的应用题,说:“有同学能把这道题算出来吗?给你们5分钟时间试试看。”我立即就看出了那道题目的解法,并很快在算术本上写下了解题步骤。漫长的等待,3分钟过后,老师让算出答案的同学举手,我举起了手,奇怪的是举手的只有我一个,我慌忙放下手。老师问我是否有了答案,我说是的。两分钟过后老师再次询问,举手的仍然只有我一个。我被请上了讲台,投影仪将我的算术本投射到屏幕上,我回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每一个字至今仍历历在目。面对这么多陌生人,我很紧张,担心普通话讲不好,可是,紧张、慌乱与恐惧在我讲出第一个字的时候烟消云散,我清晰地讲出解题思路。在我讲完抬起头的一瞬间,教室里一阵轰响,那是掌声,我从没听过这么多人为我鼓掌。老师没有让我马上回去,而是面对着我一个劲地夸赞。
我哭了,赶紧用算术本挡住了脸。刚进入城里小学的第二天,我就收获了这样的殊荣,怎能不激动? 第一次统测,我轻松地、如我所料地拿到了年级第一,这给了我最真实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城里的同学也都因为我成绩好而亲近我,这让我放下了在他们面前的自卑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我想这是很大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同学努力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使快乐延续,他们会为此而奋斗。
”
这个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失败是珍贵的,能给我们经验和教训;成功更是珍贵的,能给我们信心和动力。
当一个人不认为自己能举起一百斤的重量时,他当然不会为此付出努力,如果逼他举起这个重量,多半会以失败告终,而失败会进一步降低其效能感。因此,对学习效能感较弱的学生,一定不要做超出他们能力的要求。对他们来说安全感很重要,教师和家长要有耐心,不要过分鼓动他们与别人竞争。
有些教师和家长抱怨学生“没出息”,有时甚至会跟学生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要是有你哥哥(或姐姐)一半的进取心就不会这么没出息了。”这样的语言很残忍,这是在打击孩子的学习效能感,让他确信“我真是没用,别人都知道我是没用的”,会更进一步让学生承认、验证自己的不自信。 提高学生学习效能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学生经由努力获得学习上的成功,这样的成功能够成为一个“标杆”,切切实实地告诉学生——你可以成功,只要你付出努力。
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学生经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一旦学生有了进步,哪怕是再小的进步,老师和家长都要肯定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从这个成功走向下一个成功,此时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就会增强,相应地,其学习动力就会得到优化。
学习效能感是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认识和判断,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在一个时期是稳定的,学习效能感也应当是稳定的。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学习效能感往往会受到外部反馈的影响,学生会根据一些外部指标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使学习效能感发生变化。例如,一个学生在中考前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判断,如果考试结果令人满意,就会加强他的学习效能感;如果考试结果不理想,就有可能削弱他的学习效能感,虽然在短时间内他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变化,但外部的反馈影响了他的学习效能感。
陈昱嘉同学就有着这样的经历:
“
一直到高中,我的学习状态都很不错。高考前的两次省统测,第一次我排进前十,第二次也在前五十之内。当高考逐渐临近时,我给自己施加了太多压力,我变得不顾一切,变得近乎疯狂,而这种疯狂最终害苦了我,我在高考文综考试中发挥失常。高考的不如意让我极度失望,开始自卑,我觉得自己真的不如那些最终在高考中超过我的人,他们比我解答试题的能力更强,他们以后的人生会比我精彩,所以大学伊始,我真的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未来的方向了。
”
我相信我们很多人都会有陈昱嘉同学类似的经历。成败得失成为我们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判断的线索,积极的外部反馈如表扬、荣誉、好成绩,成为提升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契机,而当失去这些时,学习效能感就有可能受到挫败。
因此,教师和父母一方面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进步,为学生提升学习效能感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形成清晰、稳定的判断——面对胜利,不要盲目骄傲,面对失败和挫折,不要气馁和妄自菲薄,把这当作考验自己的机会,沉着自信,克服困难。
04
责任心
一个高三学生在高考前100天在网络上连载了他的日记:
“
父母乃至整个家族都很重视我,都对我满怀希望,希望我光耀门庭。父亲为了筹我上学的学费,东奔西走地打工挣钱,一刻也没有闲过,今年春节他除夕才回到家,我感觉他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他卖过小零食,做过小生意,贩过鱼,现在在一家批发部负责送货,都是很辛苦的工作。 开学前一天晚上,父亲和我谈了很久,说了很多。他告诉我在社会上有文化与没文化的区别,他让我好好学习,好好考,让别人瞧瞧,也为自己争口气!我没有嫌他啰嗦,一个劲地点头。
开学那一天,学校贴出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排名榜,我是全校第33名,也是“三好学生”,我看见父亲的嘴角闪过一丝微笑,我心里很安慰。报到后我们去了三叔家,恰巧他家也来了亲戚,他们便谈论起各自孩子的成绩,当表弟的姨夫听说我的成绩排名后向父亲树起了大拇指,父亲笑弯了腰。
母亲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她慈爱,勤劳,有什么心里话我总是第一个向她倾诉,好消息坏消息我都是第一个告诉她!我在她的呵护下倍感幸福,有时我常常偷笑,上天真的待我不薄!我真的想好好报答我的父母!姐姐、姐夫也很关心我,三叔也很看好我,大叔、二叔、二舅、三舅、大姨、姑母许许多多的亲戚对我满怀希望,我承栽了太多人的憧憬!
多年的学习,多年的努力,多年的汗水,就靠几张试卷来检验,我实在不喜欢,但我现在要做的只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
动物凭本能做事,人和动物不同,我们除了凭本能还凭责任心做事。学生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因为责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肩上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学习是为了实现对这些人的承诺,为了不让他们失望,也为了实现对自己的承诺,不让自己失望。 有些事情也许不是我们喜欢做的,但我们必须做,而且要做好——这就是责任心。
学习也是这样,从偏好来讲,很多学生可能更愿意去打篮球而不是坐在教室里听课,但责任心使他们坐在这里并且付出极大的努力。这种责任心可能源自对前途的期望(上大学、找好工作),可能源自不忍让老师、父母失望(老师和父母对自己很好,不好好学习对不起他们),也可能没有原因(每个学生都要学习,我也得学习)。
如果考试没考好,有的学生会感到沮丧、难过,甚至觉得对不起老师和家长,会认为自己不够努力,没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而有的学生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至多难过一会儿——还是因为担心父母和老师的斥责——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也不会觉得这件事有多严重,这体现了二者对学习的责任心的差异。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责任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在责任心的驱使下,学生变得成熟、不再任性,能够积聚力量克服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责任心会让学生认为“学习是自己分内的事情”,这自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位学生在作业中说,他上初中的时候和同学打架,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完全没有批评和斥责他,而是语重心长地跟他说:“你的父母打工那么辛苦,挣钱多不容易,送你到学校想让你好好学习,你这样的话怎么对得起他们啊?另外,你有没有想过将来干什么,要是不好好学习的话,初中毕业可能就要‘混社会’了,你愿意吗?”老师说着,这个学生就哭了起来,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错了,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这就是责任心的驱动。
另一方面,责任心对学习来说可能也有消极的影响。
有一天我在快餐店吃饭,有一对母女进来默默坐在我旁边,当时我就觉得气氛有些冷。母亲去点餐,女儿竟然把练习册掏出来开始做题了。母亲回来后冷冷地说:“别写了,吃饭吧。”女儿低着头,嗫嚅着:“嗯,把这个题做完。”妈妈问: “这次怎么回事,语文考这个分数?”女儿急忙解释:“有一道题,让写富春江景色的特点,应该既写水的特点,也写山的特点,可我当成富春江江水了,只写了水的特点。”女儿解释完,母亲一言不发。
无疑,这个孩子对学习很有责任心,学习成绩对她来说很重要,努力学习对她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就像工人要做好产品、服务员要让顾客满意、教师要教好学生一样自然。无论这种责任心是先天素质,还是后天调教的,都驱动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但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由责任心驱动的学习很可能缺乏乐趣,使学习变得沉重,学生有可能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厌恶学习,这是两种相互胶着的力量,当后者的力量足够大时,学生很有可能会脱离责任心的控制而放弃学习。如果在网络上搜索“高考、撕书”,会发现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学生痛快而又悲愤地把书和参考资料撕得粉碎,洒满整个操场。这些撕书的学生在高考前因为责任心驱使而努力学习,一旦他们“解放”了,就会毫不掩盖对学习、对这段岁月的厌恶。
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而强化其学习动力,但一定要认识到责任心对于学习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因责任心而努力学习并不是朝向学习本身,有被动的意味,可能不会长久甚至有副作用,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05
可塑性
当前这种“工业流水线”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可能还不到一百年,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
一个孩子从出生后就开始了“社会化”的过程,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将被打上社会的烙印,他们开始面对并适应种种社会规范。一个人高中毕业后再回首12年的基础教育,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因为环境和外界的要求而做出了多少适应性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些学生适应得好,有些孩子适应得不够好,他们的区别在于其“可塑性”不同。
在主流价值观中,“学生都要上学”“学习好的孩子是好孩子”“学习好才能有前途,才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与表扬”,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渐渐接受了这些价值观,开始有意无意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压抑天生的欲望,按照社会的标准行为处事,这就是被塑造、被社会化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有些是学生不相信、不认可的,但想到“反抗有什么用呢”,他们就会按照外部的要求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就是可塑性的表现。
每个学生都会被塑造,每个学生也都有可塑性,但每个学生的可塑性是不同的,有些学生比较“随和”而容易被改变,有些学生比较“顽固” 而不易被改变。可塑性高的学生认可学习的种种要求,比较容易、顺利地做出改变和适应。对这样的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动力较强是因为他们与各种学习要求的冲突较小,他们愿意服从学习的要求。而可塑性低的学生则没有如此幸运,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为不断抗争和矛盾挣扎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有时结果也是令人失望的——他们很难被改变,因而对学习缺乏动力。 父母、教师想让学生积极学习的急切愿望可以理解,但面对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如果家长、教师对学生提出硬性要求,训斥乃至体罚,对一些学生可能有效果,而对另外一些学生来说,效果可能不明显,甚至有负效果。
同时,学生能否被“塑造”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塑造,也和父母与教师的教导、强化、惩罚的策略和技术有关。与责任心一样,可塑性也是一把双刃剑。可塑性高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但这种改变可以是从消极变积极,也可以是从积极变消极。如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很听话、很乖的学生可能会变得消极和叛逆,变得连父母都觉得“好像不认识了”。可塑性低的学生受外界影响小,其身上的“消极”之处(按照主流价值观来看是消极的,但换一个视角也许并不消极)也许不那么容易改变,但这样的学生也有可能表现出有主见、执著、坚韧的品质。此外,可塑性高的学生有可能因为容易被外界要求改变,使得其独特性不足,这可能对其未来发展是一个不利的方面。此外,接受“塑造”有时是一个被动的过程,有可能压抑学生对自身的了解与审视,压抑其主动发展的愿望。
因此,教师和家长一方面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习的要求,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性和独立自主的品质。
内容来源:
赵希斌. 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本文编辑:Joyce
编辑助理:Jan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