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散文
闪烁智慧光芒的问答

闪烁智慧光芒的问答

作者: 也尘 | 来源:发表于2020-10-29 02:31 被阅读0次
闪烁智慧光芒的问答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宏篇巨著《中国哲学史》的开篇提到:“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冯先生提到的子学时代,是指春秋,战国及至汉初的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这个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取代奴隶主,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制度瓦解,阶级制度消失,连带的经济制度变革,农奴从井田制解放出来。如此一系列的社会巨变,催生了种种思想,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盛世,都归因于利益冲突,矛盾激化,守旧和革新的争斗。

孔子是诸子百家开山人物,谈起思想,孔子属于守旧派,他一直心心念念“礼崩乐坏”,不过这绝对不影响他涉猎天地,人间最广泛的问题。孔子最重要著作的《论语》,采用师生互问互答的方式组织,无处不体现当下问题的繁杂,冲突的激烈,。

学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天地间最大的问题,生死,鬼神,尽在一问一答间,不拖沓,不烦冗,言已尽而意犹在,以反问回答问题, 堪称问答经典。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的问政时孔子的作答,八个字解释了严肃的国家话题:在其位谋其职。

许多精彩的回答源于深邃的思考,子贡,颜回曾问孔子“何为仁?”;孔子也曾问弟子的见解,“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称道“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回答。

若论问题之多,涵盖之广,恐怕没有文章可以与屈原的《天问》媲美。全诗洋洋洒洒,三百七十多句,一千五百多字,提出一百七十多个精辟问题,涵盖天文,地理和社会人文,包罗万象,既有对未解问题的困惑,也有明知故问的反讽,既有对未知自然的孜孜探索,也有对政治的冷嘲热讽,集中体现了屈原的宇宙观,人生观和认识观,形式独特和内容精深而得千古奇文的美誉。

有问必有答,跨越千年,唐代散文大家柳宗元命题《天对》,成文为哲学著作,对《天问》的问题一一作答,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与柳宗元同时名列“八司马案件”的刘禹锡,之后撰文《天论中》,进一步补充和阐发柳宗元的思想。

两位伟大作者一问一答解决天文,地理,历史问题。后世学者研究,两篇旷世奇文均出自作者怀才不遇,被贬放逐的破落时期,相比之下,《天问》更多是悲悯的质疑,《天对》更多是笃定的释疑,阐述了宇宙运动,时空观念,“元气”等等唯物主义宇宙观。值得一提的是,柳宗元被贬谪期间,也是他的这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期间他还写成《天说》,回击韩愈的《天之说》中的天命论,反对命定论和迷信。

战国后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子,使用类似书名《天论》阐述了自然界变化所遵循的规律,厘清了社会动荡中人为的主导因素。文章对仗工整,条理紧凑,步步为赢。文章多次使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治乱天邪?曰: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时邪?曰: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臧于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地邪?曰:得地则生,失地则死,是又禹桀之所同也。”从而得出“禹以治,桀以乱”,得出治世,乱世并非天,地,时所左右的结论。

荀子恰到好处使用了反问,回答了甚至是现代人仍旧关注的“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理念。“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等等现在听起来仍是掷地有声的名言警句。

穿黑衣的墨家学派,把“兼爱,非攻,尚贤”落实到物质化的可用,可行,有价值上面,拒绝模棱两可的答案。当墨家与儒家相遇时,学术争端延申至回答模式的不能苟同。关于“何故为乐?”墨家很不满意儒家“乐以为乐也”的回答,套用模式,给出“室以为室也”的反唇相讥。“功”“利”是墨家的根本思想,问话也要落实到“于何用之?于何本之?于何原之?”

老子也在思考天地,鬼神,生死,可他的问话多少带了“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凡脱俗:“寂寞无形,变化无常,死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茫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仿佛从一开始的问题的问法 ,奠定或是导向了最终答案。

道德是老子和庄子共同遵守的二义,庄子文章中既有形象高大的鲲鹏展翅万里,亦有卑微的寒蝉春生夏死。如此说来,庄子更加率性,更加天人合一。在回答东郭子“道恶乎在?”的问题时,庄子发自内心的万物同道的回答是:“在蝼蚁,在瓦砾,在屎溺。”

倡导绝对自由和平等,庄子会发问:“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如此正正反反的举证,除了绕口令般的迷惑,带来的是为辩论而做的平等推理。

庄子的文章,阐述“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超然思想的同时,奉献了瑰丽的文学宝藏,字字珠玑,生动的寓言故事,诙谐的问答,以小见大,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

比起庄子的汪洋恣肆,仪态大方,“竹林七贤”却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对天地,政局,人生的疑问来得压抑,隐忍多了。阮籍的愤懑,疑问都随车子行至旷野,山间长啸,空谷作答,完成与天地的对话。嵇康则挥汗如雨,打铁炉边,铁锤叮当作响,红通通的铁块火花四溅,“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结束了和钟会的沉默对峙。

风口浪尖的学派代表,被众人疑问,被好朋友质问。孟子用反问回答了被别人质问的无奈:“余岂好辩哉?余不得已也。”,庄子和惠施的问答是另一种风格,阴柔中暗含阳刚,惠施重拳般的问话,仿佛砸在了庄子的软棉花上。

卜卦问事,解卦释疑,占卜习俗一直延续了几千年,预示着问题存在了几千年。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 除了解释阴阳,五行,八卦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教会上至王侯,下至黎民百姓,使用龟甲,蓍草,询问军国大事,婚姻家事,物理载体的出现还是关乎人们的问题。

闪烁智慧结晶的问答随处可见,最终成为千古佳话: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正是晋平公询问大夫祁黄羊县令人选的答案。

邹忌与徐公比美,询问妻妾邻人的对话,成为进谏威王的极好例子。

触龙和赵太后一问一答,最终说服太后从长计议,遣长安君入齐为人质,解救秦国攻击。

秦孝公问政商鞅,霸道成就了秦国“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延及二世,朝堂之上,赵高询问群臣鹿马的闹剧,换来的是大泽乡陈胜深沉的问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历史就是一条问与答交互的长河,承载了人们在行进过程中的探索,肯定,再探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没有畏惧《天问》,努力探求,这是全人类最生动,最勇敢的举措。

闪烁智慧光芒的问答

相关文章

  • 闪烁智慧光芒的问答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宏篇巨著《中国哲学史》的开篇提到:“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派别之众,其所讨论问题之多,范...

  • 闪烁光芒!

    这两天考研的成绩陆续的下来了,周围一个亲戚的女朋友,自考研究生,虽然经历了辛苦的学习,但最终还是没有感动上苍,幸运...

  • 闪烁出自己的光芒

    水再浑浊,只要长期沉淀,就会分外清澈;人再愚钝,只要长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不要怨恨自己的起点低,那只是我们起步...

  • 菩提·莲花·一场雪

    1 那智慧亦像一树的菩提闪烁着光芒 彼岸的智慧照映了人世 那解脱亦像冥想的神迹里显现的------- 三生积累的苦...

  • 智慧的光芒!

    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 1、自信、自由是一种优雅,和穿什么样的衣服无关! 2、要自己喜欢自己才能有强大的魅力和优雅 3...

  • 智慧的光芒

    (2018.1.21-1.28 第67周阅读笔记) 记得上次读到关于关于女性最好的描写,还是在《京...

  • 智慧的光芒

    你看到过很多孩子的眼睛吗?那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若想不要ヽ(≧Д≦)ノ误杀在摇篮。那你的光彩可以照亮幼小的生命。 ...

  • 那海平面闪烁的光芒

    1.多少次在夜里翻来覆去,回忆着以前的生活点滴,那时候的我们是纯真的,因为我们常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诉说着未来,对未...

  • 【随笔】那眼里闪烁的光芒

    阅读是会影响人的。寒假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深深被朱老师的教育情怀和激情所打动,他提到最多的是去关怀每个生命,...

  • 平凡人,闪烁光芒

    千盼万盼,终于把2020年给盼来了。因为这一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就是,这一年将举办四年一度体育盛事——奥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闪烁智慧光芒的问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wh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