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说,“写作就像走路。一开始没有路,要自己开辟路线,这时候当然走得很艰难。”
随着开的道路越来越多,路边美景越来越秀丽,这就容易不再择路,被路边的鸟语花香迷住了眼睛。最后又明白了需要选择路线,选择景观,“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时候,就已经斐然成家了。
梁实秋提出,写作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一看题目不知如何落笔,苦思冥想,文思不畅。
第二个阶段是,文思泉涌,提笔洋洋洒洒,写作一泻千里。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样很是豪爽。
第三个阶段则是,“作文知道割爱”,也就是要敢于对不合适的文字大刀阔斧地进行削删,使文章显得整洁清晰、简单有力。这个境界并不容易达到。
爱写作的人都知道,自己写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像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总觉得是最好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舍不得去掉。而有些人则认为,文章要够长才能显得有内容,才能把事情写得清楚完整。
但是,梁实秋认为,文章的好坏,与长短无关,不是按字数来计算,而应以其内容是否需要为准。
文字是为内容服务的,一篇文章是写得长些还是要简短些,要根据内容的性质和表达的需求。
对于多余冗长的文字,要敢于舍弃,大胆删除,用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一样可以让文章完整无暇。就如梁实秋的这句直接而简洁的提醒:少说废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