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常对一个人很好,对方要什么你给什么,慢慢的对方就适应了,自认为这些都是你应该做的,所以对方也就更本不在乎你的付出,如果有一天你不做了,对方会认为你为什么不做了?潜意识里没有认识到这个错误的思想。生活中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就是捧在手里怕化了。
为什么追到手里的美女不珍惜了,为什么好不容易到手的工作不好好认真工作了,因为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时间长了就“习以为常”,在自己的大脑里对习以为常的东西就自动忽略了。人们看到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喜欢,在这里可以找到“喜新厌旧”的一种心理,或者说来源。
酒店里的饭菜一直不变,人们就会产生厌恶,如果定期更换菜品,提供变化刺激,会意外的让客户获得幸福感。给予房客的福利可以通过阶段性的给予方式,延长对方的幸福感。第三种方法就是相互比较,同等的客房可以比价格、比服务、比特色,让对方感到对比带来的快感,认为这个是值得的,之后就会毫不犹豫的第一个先考虑你的酒店。
幸存者缪误,意思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删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忽略了关键信息。比如经典空战飞机例子,专家根据返航的飞机腹部中弹特点得出强化飞机腹部的结论,但这一结论忽略了这些返航的飞机都是躲过了防空火炮的,是筛选后的结果。
所以一定要通过方法来打破别人和自己的自适应性。
结果偏见,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么地有道理。如果一个人第一次偷了东西,当人们第二次丢的东西的时候就会认为还是这个人偷了东西。人们往往通过人们过往经验去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或者影响,其实那只是和你交往过程的一个结果而已,你需要从这个结果中去分析和归纳,看是否能推断出结果来。往往是不能推导出唯一的路径的。
例如一个人投资成功了,你需要通过这次成功结果来推导出是不是这个人导致成功了,在推演一下,看看如果再次这样操作是否能够投资成功。
遇到很多事情都需要归纳和推演,酒店业绩好的时候,酒店业绩差的时候,通过归纳和推演来保证能够长期好业绩。归纳出方法,推演出路径,多次快速迭代,是对于能够保持长期增长的秘诀。
概率偏见可以理解以偏概全,我们的直觉和实际常常是不相符的。一次出现中奖的机会,就感觉之后会出现很多次,例如守株待兔。一次飞机失事就认为飞机很不安全,其实做汽车更不安全。
知道基本的概率和统计学,能够避免生活大部分的概率偏见,所以数学家都不会去买彩票的。如果你第一个女友是拜金女,就认为所有的女人都是拜金女,那你就是一个典型的概率偏见的人,你的生活也不会很幸福。
凡勃伦效应:指炫耀性消费心理导致,东西越贵越好卖。贵不是目的,能让消费者恰到好处的炫耀是核心。
酒店的名人效应,例如泰国清迈一个酒店,邓丽君当年就在那里去世的,现在国人去的话,大部分人都想看看,现在已经只远处看看,外边围栏保护并且有保安看守,不让人住。当和同事、朋友、家人说起的时候会告诉他们,我在哪个酒店住过,炫耀一下自己曾经的辉煌。
酒店本身还有一种地位的象征,例如希尔顿酒店,悉尼歌剧院等。必须有让你们炫耀的资本,觉得这是一个体面的体验。
鸡蛋理论,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其价值。典型的就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最漂亮的,其实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丑到世界平均水平以下的。
让用户参与到你的酒店文化中,投入了精力和时间,投入了情感,获得了参与感和成就感,自认为自己的“孩子”价值是最大的,下次再和别人介绍的时候大脑里会第一个想到就是自己付出过的酒店。
想一想什么样的方向是可以让会员用户参与进来的,或者投入劳动力的。例如每个月的亲子读书会,定期和家长学校举办一次,家长和孩子都在这里投入了大半天的时间和情感,如果有住宾馆的需求,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你了。如果可以自己选择住房的靠垫、装饰画、书、饮料等,对房间投入精力和情感,必然带来一定惊喜。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方案来建设自己酒店独特的文化。
经典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设:
信息总体是对称的,也就是说你知道的,我大概也会知道。
人总体是理性的,我们总是能够做出对自己最有利那个选择。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其实人在很多的情况下,并不是真的那么理性。
行为经济学
互联网五大基本定律
互联网五大基础逻辑
消费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