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的时候花了一个小时阅读了《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
这本书短小精悍,200页都不到,普通人阅读的话一个小时可以读完。
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大岩俊之,中国人陈怡萍翻译的。出版时间为2016.3,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记录本书读书笔记时间为2017.9.17
1
为什么作者写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曾经是一个讨厌读书的人,后来准备独自创业,无意间看到一本书,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然后,作者就开始鼓足力气读书。一年里读过300本书,但是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没有什么效果!于是作者为了读书尝试很多种办法,比如参加读书研讨会,花钱学习,参加培训等等。最终有所感悟,达成了自己所想要的。
作者最大的感悟就是,读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行动。关键点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而是“有过多少行动!”
即使只读一本书,如果一个人能够将这本书的内容化为实际行动,那他就是一名读书家。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读了这么多年书,却依旧过不好一生。有异曲同工之效。懂得挺多,行动太少!
2
对于我来说学到的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一、阅读商务类书籍,完全不用从头读到尾,而是摘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限定要求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比如10分钟,30分钟亦或是一个小时。通常情况下是时间比较紧急,急需要掌握一本书的内容,比如汇报工作,整理思路找自己想要的知识点。
大多情况下:还是如作者所说,先什么也不要去干,快速的通读全文,大概知道这本书的重点之后,再详细的做一个思维导图,了解重点。掌握知识。
当然,有时间意识的话,效率也会迅速提高。比如,就规定自己在一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书,比什么也没有限制随便读成果来的大。一句话概括,有目标有时间限制总比没有目标没有时间限制来的强。让我想到了一句谚语:"取上得中,取中得下”。时间节点、时间限制是自己以前所没有意识且考虑的。
二、读书笔记的做法
在笔记本上写下基本信息:
*本书书名、作者
*笔记制作时间,读书开始与结束日
*书中对自己比较重要的内容总结
*自己的感悟
自己以前读书的时候也会做一些读书笔记,但是不成系统,没有规范,没有形成系统,零零散散,想到的时候看一看,想不到的时候就弃之一旁了。作者在读书笔记这一块给了我很好的思路,就是记录笔记制作时间。因为作者在书中说到,一本好书不可能只阅读一遍就能理解明白的,很多知识点的记忆都需要重复再重复。而读书笔记的制作时间很大程度上就是给了我们再次阅读的反馈对比。加深印象,坚强理解。
三、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以发挥效果
经常性的,就是读完一本书,当时觉得挺不错的,后期就忘了。
从书本上设定行动目标能够很大的改善我们自己,让知识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在书本上发现行动目标,然后及时记录行动目标,督促自己去完成。目标如何实现,什么方法,什么时间,怎么做。。。。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书本知识化身为行动本身,更好的成就自己。

3
关于阅读完本书之后我设定的行动目标有如下:
1,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及时记录读书笔记,标记好笔记记录时间。看一本记录一本
2,每本书后面要写一个行动要点,督促自己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