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轶君,二外阿语系毕业,剑桥大学国际关系硕士,2002-2004年,她由新华社派驻巴以地区,为唯一常驻加沙的国际记者。2006-2014年任职香港凤凰卫视,继续奔波在国际热点地区。多年前在看《锵锵三人行》时就喜欢她,有思想,有胆识。
你好阅读家庭读书会II 3.1/21《中东死生门》读后感 智湉妈妈周轶君在2005年出版了《离上帝最近》,讲述她两年间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种种观察。这本书,其实是05年版的再版,但十多年过去了,新闻早已不在,唯有芸芸众生的日常,大乱中的小静,那些人的故事,爱恨生死如旋转门,可以剥离时空,沉淀下来。是的,又过了十多年,但巴以冲突却丝毫不减,流血残杀还在继续,路在何方?没人能给出肯定的回答。
在春节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中读这本书,会常常生出恍惚之感,仿佛在两极游走,不,应该是在两个世界穿越。此处,阳光明媚,繁花似锦;彼岸,灰暗残暴,万丈深渊。越读越会心生感恩,感恩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和兴兴向荣的国家,可以踏实地睡去,我们的烦恼不顺和那里频繁急逝的生命、无望的恐惧相比,实在太过渺小。就如作者的介绍,当初去加沙常驻,是渴望经历和荣誉。但每日上演的生死,很快将虚荣心涤荡干净,长久的绝望与煎熬,让她沉下去,看见更多。
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冲突由来已久,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斗争如死结无限循环,究竟谁更有理?以色列要在自己的圣地建国,而巴勒斯坦人民就该让出世代生活的土地吗?巴勒斯坦要阻止以色列,就该到处进行人肉炸弹袭击吗?头一天,巴勒斯坦小孩中弹身亡,过一天,以色列孩童就倒在血泼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哪一次杀戮是哪一次血洗的前因,抑或后果?目标从来都不是他们,但他们是只能接受的牺牲品。这种场面见得多了,人就会变得麻木。有人死去,现场、医院、葬礼,各国记者一阵咔嚓,该有的全有了,收工!这也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已颤抖痛心过太多次,现在工作就是工作。巴勒斯坦同事哈提姆有一次要求作者给他在刚刚遭受炸弹袭击的民房前拍工作照,被作者骂“拿人家的伤口当勋章”,而他接下来的回答让我唏嘘不已:“别责怪我,你总有一天要走的,可这是我们的生活!”
在国际新闻中经常会听到巴以和谈、加沙、耶路撒冷、沙龙、阿巴斯...... 无论听过多少次,它也仅仅是声音符号而已。现在,当我真正认真地阅读这些文字、这些图片,这些符号瞬间鲜活起来,一幅幅生活画面,咫尺之遥。深夜两点就要起床,苦等数小时通过检查站去以色列工厂上班的巴勒斯坦工人、戴着面罩,抓着按钮,说自己会当上人体炸弹的孩子、葬礼上声嘶力竭的母亲...... 书中多次出现被采访的巴勒斯坦人的话语:“我们没有飞机,没有坦克,我们只有自己的身体。”
好友去年刚去过以色列旅行,她的感觉是各教区泾渭分明,在不同区过关卡时确实异常严肃,到处是荷枪实弹的警察。尤其在耶路撒冷圣城,宗教气氛浓郁。而在特拉维夫,宗教淡化,已经相当世俗化了。真正紧张的地区也不可能让游客进去。
这里没有谁是绝对的天使或恶魔,唯一相同的是,他们都在用普通民众的鲜血铺路,袭击、复仇、再次袭击、再次复仇…… 心理的藩篱要如何推倒?各自文化与宗教的身份格局要如何打破?随着去年底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愤怒的阿拉伯国家又会有何举动?我无法继续想下去,唯有希望和平的那一天能够到来。微弱的希望,但我们都需要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