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投资理财
我从大跌中学到了什么?

我从大跌中学到了什么?

作者: 孟岩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10:43 被阅读0次

    上周在微博调侃了一句:最近的暴跌让我赔了很多钱,但增加了很多对世界的认知。这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说明以后要赚更多了 ~

    这句话并不完全是调侃。

    投资的时间越长,我越认可这句话: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如果因为运气的原因,你的收益短期超越了你的认知,市场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把这些收益收回去。

    芒格说:得到一件东西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配的上它。中国古人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我觉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侥幸获得了配不上的东西,最终你还是会失去它。

    因此,对我们来说,比起收益,更重要的是不断增加自己的认知,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而这些认知,最终会通过资本市场(股市)和其它方式(工资、股权、创业)变现出来。

    今天的周报,就聊聊我最近学到或巩固了哪些认知。

    不要买的太贵

    在最近市场崩溃之前,美股整整牛了 10 年。尤其是 2017 年后,无论是 Shiller P/E 还是其它的估值方法,美股都一直在历史最高的估值区间,涨了又涨。

    强劲的经济、低利率的环境、不断的回购,总是有各种合理化的方式来解释这种高估。当 2019 年 11 月巴菲特披露持有超过 1000 亿现金的时候,媒体又发出了熟悉的「廉颇老矣」的嘲笑。

    一切在 2020 年 2月底画上了句号,我同意「大空头」Burry 最近接受采访所说的,不是新冠病毒也会有其它原因,美股大幅下跌的原因就是泡沫太大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股已经抹去了过去4 年多的涨幅。「不要买的太贵」,这条认知一直在我的「认知体系」里,这次算是再一次印证。

    流动性危机

    前两天美股暴跌最严重的时候,有一个很反直觉的现象,就是所有的资产同时暴跌。不仅包括黄金、石油、债券这些与股票弱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的资产,甚至连传说中的「末世货币」比特币也大幅暴跌。

    现代社会的金融市场,在基于「预期」定价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各种各样的衍生产品和杠杆,当危机到来大家都夺路而逃、收回现金的时候,真的出现了 Burry 所说的大家疯狂冲出剧院安全门的场景。

    2015 年 A 股泡沫破灭,当时我持有的像中国平安、格力电器等股票的估值并不高,但也遭受了大幅的抛售。原因是当别人降杠杆保命的时候,已经顾不上估值高低或者资产好坏了,这时候流动性好的价值股反而是最好的变现对象。

    此后,我的「认知体系」里添加了一条:当流动性危机发生的时候,即使你持有的公司估值很低,也可能会被抛售。

    上周,很多外资因为美股的暴跌而需要变现回国救场,港股市场以及 A 股市场里面的白马股成了被抛售的重灾区,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频繁记账的危害

    2 月 17 日的时候,当时 A 股还是一片「牛市已来」的气氛,我当天发了一条微博。

    没想到仅仅一个月后,大家记账就已经从每天变成每月了。

    我之前曾经发过一篇实证 —— 为什么看盘越频繁亏的越多?(在公众号里回复0323可查看),是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为什么我们看盘越多,最终会在心理的影响下亏的越多。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我们频繁记账的时候,会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自己「真的拥有这么多钱」。市场上涨的时候,我们特别喜欢记账,喜欢这种「拥有」的感觉。我们容易把这种感觉变成一种「锚」,用来指导自己接下来的投资。

    在极端时刻,你自己拥有多少钱是由「疯子」和「傻子」决定的,他们不论成本的购买或者抛售,决定了你持有的资产的价格,以及你「拥有多少钱」。

    如果用上涨时候的资产账户为锚,进行了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匹配的投资和消费,接下来市场下跌的时候就很难受了。

    风险平价策略

    从目前看到的几个分析来看,尽管桥水目前并没有发生爆仓的风险,但是风险平价基金在危机发生时的大规模、自动化的抛售,应该是美股快速暴跌的原因之一。

    Risk Parity(风险平价)模型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中一战成名,变成了投资界的宠儿,我查到的数据是各种以 Risk Parity 为基础模型的投资组合总共高达 1.5 万亿美元(2018 年数据)。

    控制不住的疫情、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战打破了之前的逻辑,「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同时暴跌,破坏了策略赖以为基础的平衡,从而导致「暴跌 —— 降低波动率 —— 抛售 —— 继续暴跌 —— 降低杠杆 —— 继续抛售」 的负循环。

    桥水的 Pure Alpha 策略回撤了 21%,Dalio 在公开回应中认为这种表现和历史最差的时候差不多,过去他们都从那些时期吸取了教训并挺了过来,这次也期待如此。

    拭目以待。

    为黑天鹅留多少现金

    同样在 2008 年为大家所熟知的另一个投资大师是 ——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的三部曲《随机漫步的傻瓜》、《黑天鹅》、《反脆弱》我都看过两遍以上,非常喜欢。

    为了应对「黑天鹅」的尾部风险,塔勒布提出了一种「杠铃」式的投资策略,让自己的投资组合暴露在极端情况下:一端极度厌恶风险(比如现金和短债),一端极度偏好风险(比如股票组合),忽视中间(比如长期债券)。

    最近几年,我似乎越来越能感受到「黑天鹅」(极端情况)的频繁出现。而在这些极端情况下,现金不但是巨大的保护,也能帮我们抓住罕见的投资机会。

    但日常来说,现金一定会拖累投资组合的业绩。「应该为黑天鹅的情况留多少现金?」,这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另一个思考角度是学习巴菲特。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旗下企业,特别是几个保险公司,贡献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些不断积累的现金流在因为「黑天鹅」而产生重大投资机会的时候,就派上了大用场,2008 年如此,2020 年依然如此。

    找到持续的现金流,这也许是投资之外,我们更应该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东西。

    有些东西变了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我不认为从估值或者投资的角度来说,这次危机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利用危机带来的好价格,买到好的企业(指数),持有足够长的时间,我相信你会收益颇丰。

    但穿过危机,我隐隐觉得有些东西变了。无论是微博、Twitter上的戾气,人们甚至国家之间的敌对和对抗,都让我觉得有些东西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我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但我会持续的学习和观察。

    平静

    以上这些是我最近的学习和思考。很多朋友对我的文字的评价是「安静」,我喜欢这个词。上周在读书的时候,刚好读到这样一段话:

    所有的平静都是来自于认识到事物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

    我觉得这段话有两个含义。

    一方面,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终身成长和学习。这样的「认知体系」,最终会在随机事件的冲刷下,带给我们「应得」的结果。

    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知道很多事情并非是我们想的那样。放开对结果和事物本质的执着,可以减轻我们焦虑、恐惧的感受,让我们更平静、更敏锐,做出更好的应对。

    提升认知。不预测,只应对。接受结果。

    投资和人生,都是如此。

    2、本周操作

    跟随长赢指数的最新发车(买入 5 万恒生,1 万标普500)

    跟随 Earl二八轮动的最新调仓

    3、最新净值

    实盘投资周报第 127 期,最新的资产是 5,216,872.56,基金净值是 1.0171,本周增长 -4.23%

    最后附上最新的且慢截图(2020年3月20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记录不代表任何推荐之用,仅作为自己的长期投资验证。投资者应保持独立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从大跌中学到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bi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