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混乱

作者: 紫嫣雨 | 来源:发表于2020-08-03 19:12 被阅读0次

    问题的分析,有时候将问题本身复杂化,将它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概念,序列等,一步步的去概括,推论。二级命题又引出一堆三级命题,如此种种,纷繁复杂,甚至没有穷度。中间的链接条和任意小环节又不是轻易能求实的,求实的步骤又带来一系列麻烦。需要再对证据本身进行推理,验证,查阅文献对比。

    我这里说的不是指在书本范围内的认知与认识,相对于书本本身,大部分的知识还是的确真实的。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能作用于实际,是相对于生活实际的真实性。而这里一步,谬误便有很多,这里不可能再像解数学题那样步步正确和严丝合缝,所以当人们针对某个实际问题,制定出一份看似严谨的行动指南后,似乎按部就班就可以达到未来的目标,而事实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当人们企图对问题分解剖析、深思熟虑时,已然失去了问题的本真,我将其称之为“现实的失真”。就算是专家,国家法条等权威严密的执行步骤与规则也是如此,只有当问题发生过之后,国家的代表们才会提议需要改善政策与法条。事情落到简单的个体身上,个人计算分析能力与国家相比,显然是个人计算机与天体计算机的区别,其中对问题的处理办法更是天壤之别,个人根本不能对问题处理达到较好的算力。

    心理学中对人格的一种分类是直觉型和深思熟虑型,这里不是说后者不好,虽然我们无法做出最好的判断,但更加理性也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有时候能成事的人,特别喜欢靠自己的“第六感”来行事,作风体现出热烈自信愉悦但较冲动的特点。他们可能是天生的交际者,也可能是领导,这时候难以找出一堆强有力的理论证据和一套严密的论证体系,但后来他们就是能把事情做成。然而,如把对此事的分析、解剖,总结再复制到另一个人身上,很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自身对此事的理解是否正确,无从查证,再将“方法论”移植的方式是否正确,也无从查证。

    认知语言学内有这样的观点:我们脑中的概念,并不对应着真实世界,而是真实世界的中心点。

    说土味儿点,就是一坨概念对应于世界的一坨部分,这一坨有多大,是什么形状,无法说清,但中心在那,大体总是对的,概念是为了让广阔的世界有序化和结构化给定的一个范畴。

    这种对应状态是“混沌”的,如此一来,人脑中的思维在运作时便已丢失了一部分信息。

    原因一个是知识本身的真实性,是对事实的阐述与概括;另一个是知识的时效性,1998年修订的《新华字典》中有这么一句话:“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当了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考虑到这本词典编写了奖金30年,这句现在看来充满荒诞的话,在80年代的确是事实;但放在现在,便有着一番调侃的意味。于是,从这种情况看来,一旦所谓的认知出现了丁点差别,问题就被复杂化了,一步能解决的问题也许被繁琐地分解成几步,这几步中又带来一些不合时宜的麻烦,等到知道自己整套想法一开始就错得离谱的时候,成事的时机早就没了。认知总在不断果实,问题总在不断产生,所谓领先一步,不过是相对领先一步罢了。

    因此我建议,在面对问题时尽量使用“模糊的正确”,即中心点是对的,某个行为发生后能马上得到你想象中的结果,但就是无法描述清楚从行为发生端到结束端整个事件,一旦再分析,便又脱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的学者治学追求“回溯”,即寻找源头,将分成零零散散的知识块融成一整块。精简的决断与行为不仅避免了思维的混乱,还能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有时候,真的可能只是你想多了,不仅想得头疼,还于事无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的混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eb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