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哲学家
绝望与救赎之所在

绝望与救赎之所在

作者: Xitsuka | 来源:发表于2014-01-10 15:40 被阅读72次

    我们所欲求的,我们所希冀的,欢喜的,悲痛的,确实的体验,丝毫不带抽象化的生活本身。它是活着的人必须回到的地方。就算再怎么在概念中,在虚无缥缈中徜徉,一个人总得进食,睡眠,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需求,只要他还想活下去。

    这样无可逃避的生活——它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叔本华来说,它是意志,是圈住迄今为止哲人的脑门的魔环。是应该跳出的陷阱。奥义书称它为梵,又说它造就的诸多表象为幻。字里行间都有一股规劝的味道:放弃它,厌弃它,然后你才能迎来真正的智慧。

    对于我来说,它绝不可恶,也不值得厌弃。对于我来说这样踏实的生活,反倒是一种救赎之光。因为我知道,千年之前的人所欲求的,和我现在欲求的本质,并无多大不同。我曾经为之心醉的理想,曾经也有人为之折服,我相信之后也会有这样的人。关于某段历史的感伤,亦有滔滔不绝的古人来者加上现在的这么一个我。同样的欲望给了我与他人彼此理解的基础,故而他人于我虽类似于怪兽或豺狼,但我依旧可以打起勇气相信他们,一次又一次又一次。

    从同样的前提出发,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于我不是第一次了。

    记得之前看过叔本华的另一句话:“我们最好把生命当做是一个错误,一个本不应该存在的东西。”接下来的规训无非心怀虚无,无所执着,无所谓。但我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所以我的行动中有自由的空间。所以自由是确实的东西。

    所以在面对日常生活的时候,我和叔本华的意见完全南辕北辙也是在意料之中。对于我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历史与背后的非历史已经足够迷人了,各种不圆满之间达成的奇特的均衡也实在太精妙了。但是叔本华并不愿意欣赏这种均衡。他对生活的态度一如对旁人的态度:枕戈待旦,随时准备着捍卫与抵抗。欲求和平者,必须准备着战斗——话虽如此……

    说到底,还是有所欲求。

    那么如果根本不抱任何期望的话,是不是会更轻松一些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绝望与救赎之所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yc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