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总被我们冠以无数美好的词汇来形容、来回忆。那是一个纯白无暇充满阳光的年纪,怎么翻也翻不完的书本,怎么看也看不厌的暗恋对象,就连当时最讨厌的高考也成为了我们最为怀念的一串记忆。
可是我们却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光,那些渐渐模糊的脸,终将渐行渐远,直至完全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那些支离破碎连不成篇的单薄的字句,无力苍白。
但总有人,用他那强劲有力的手,握住那些瘦到都快握不住的过去,提起那支苍老的笔,雕刻曾经的回忆。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是作家冯唐所著,讲述了一个叫做秋水的男孩子在青春期的躁动中迷恋着一个叫做朱裳的美女校花的故事。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一脸鄙视,觉得这肯定是一个落入俗套的爱情故事。然而当你深入进去看着这些文字,你会发现,这不是一本爱情故事书。
里面没有情侣的甜蜜,没有堕胎,主角的单车上也没有坐过自己喜欢的女孩。一切的一切,都是关于一场我们所有人都有着共鸣的充满遗憾的青春。
毕竟,作者本身也是一个拥有过青春的少年,一个有故事的少年,这样的作者,写出来的故事里,多多少少有着自己的身影,或许不是主角,但也可能把曾经的自己印刻在某一个人物身上。
冯唐,生于帝都,高中毕业后考入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单是这个令人咋舌的文凭,就已经让人觉得他是人生赢家。可是他后来却跑到美国研修金钱两年,获MBA学位,进入了吸金量极高的管理咨询公司,先后出版多部小说,并荣登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作家,医学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任何一个标签,都足以让他的人生丰富斑斓,更何况,他是集三者于一身的如同神话般的存在。
有着如此身份背景的人物,写出来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北京,作者笔中,那时候的北京天还很蓝,住在不分五环还是几环的生产大院里,父母都认识,很多都是在一个工厂上班,他们自己读书也是在一个学校。
当一个被荷尔蒙浸淫的吊儿郎当的少年秋水,遇上全校公认的女神朱裳,便注定这个女孩将占领了他整个高中时代的惆怅。
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渐渐的有的性别的区分,秋水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不再和这些女孩一起去河里游泳,一起玩耍了。
女孩子变得越来越复杂,男孩子们开始越来越宝贵他们的色情杂志,
一切仿佛在某个节点,变得如此不同。
秋水是个怪诞但细想来又合乎情理的少年,他本身热爱读书,成绩不错,但更热爱看一些课外书,从骨子里鄙视那些把学习考试当成天的无趣的男男女女,虽然他不是最好的,但他活的很自信。成绩一样好的人没他有趣,而跟他同样有趣的人似乎还没有。
文章中有一段话是这么描述的,“我的长相平庸而粗糙,但是我的内心精致而细腻。我和老流氓说,别看我长得像个杀猪的,其实我是个写诗的。”从这一小段话中,我们大概能感觉到他那溢出屏幕的满满的自信甚至自恋。
这么一个少年,经常跟着一群生产大院里的朋友,躲在遗弃的防空洞里听老流氓孔建国忆往昔,吹牛逼。
老流氓人到中年,未娶妻,话中老是离不开朱裳的妈妈,在他眼中,只有朱裳妈妈才叫美女,是尤物一般的存在。正如秋水一样,满脑子想的都是朱裳。
“世界和我之间是一堵墙,墙和自己之间是一盏灯,灯和自己之间是一本书。书和自己之间,是隐隐约约的朱裳的影子。”无论在哪里做什么,都能想到这个姑娘。
他住在朱裳家对面,经常透过窗户望外朱裳房间的阳台,偷瞄那挂在空中迎风飞扬的朱裳内裤。
最后实在是难以忍耐这相思之苦,不惜把自己珍爱的色情杂志和桑保疆交换,成为朱裳的同桌。那是他记忆中最美的时光,美人就在身边,不想听课了就看看旁边这个美丽的女孩的侧脸,还有那若隐若现的内衣轮廓。
故事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始,就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结束。
桑保疆拿着色情杂志收费传阅,最后被教导主任抓住,要揪出杂志的主人,严厉处罚。
那时的桑保疆也对朱裳有那么点意思,想以此事作为契机,承担这件事的后果,然后重新坐回到女神身边。
却不曾想,在谈判的过程中,秋水说,“你懂,你就走,你不懂,那就滚。”
后来,秋水被开除了,因为家里有关系没被记过,只是相当于转校。
可他有一个想法总是萦绕在自己的耳际,总觉得有些话没说出口,就在这个想法的驱使下,敲开了朱裳家的门,却一句话也没说,做出来一个匪夷所思的举动。
如果你很好奇他做了什么,可以某个闲暇的日子,翻开这本书,回忆一下你自己的青春,那个你美好的青春里出现过的女孩,你们修成正果了吗,或者说你已经彻底的放下了吗。
多年以后,我们会明白,我们怀念的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段感情,而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华,我们念念不忘的,内心执着的,也不过是那个时候的自己。
愿你我都能守住现在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