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思考过程,而不是成功的经验总结。家里小孩子正在学绘画,更小的时候,去绘画兴趣班,是处于一种涂鸦、玩乐的学习情况,而不是专业的训练。现在大了一点,就要开始接触素描的专业训练。这个时候,和玩乐涂鸦完全不一样,会比较辛苦,需要意志力和耐力,需要坚持练习,而且最重要的是要讲究章法,不能自由自在的涂鸦。我觉得这是第一个障碍,是通往专业化道路的第一个台阶。相信只有跨过了这一个台阶和门槛,才可以说是真正培养了一点的兴趣成为一样小孩子的真正的兴趣。
如何培养和激发兴趣,相信这是一个世界难题吧。多少人找不到激发的方法和痛点,除了施压之外,并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就算是想学学人家的方法,也发现因为基础、家庭环境、家长认知、学校环境等不同而完全不适应。一千个成功的人有一千个方法,每个人都不同,而失败的就是一种情形,小孩子不愿意学,没兴趣能打败一切的方法和压力。
我家小孩现在唯一对各种的兴趣班有点兴趣的就是绘画,其他是明确表态没有兴趣的。我不想施加压力强迫执行,因为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已经过了可以随意施压的阶段了,现在施压已经基本无效了,所以,只能依着兴趣来引导。为什么要激发呢,因为现在的兴趣也只是一点而已,而不是很有兴趣。是对比了各种兴趣班之后,觉得画画还是比较喜欢的。但又不喜欢那种不自由的学习方式,所以,兴趣就只剩下一点点了。这就是我家小孩的情况,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小孩。不是那种“别人家的小孩”。如果是“别人家的小孩”,也就不会写这个文章了,早躲一边偷笑去了。
兴趣只剩下一点点,只能想办法保住这个小火苗不被什么邪风吹灭了。就像是电影里面的场景,一个高人法师筑起的一个八卦阵,点着很多蜡烛,正在为主角续命。但一不小心,总是会吹来一阵邪风或发生意外,大部分的蜡烛都灭掉了,只剩下弱弱的一支在勉强支撑着,让人提心吊胆的。一旦灭了也就基本没得玩了,又是一轮担心和忧虑,只能靠买多几套房压压惊了(有这个压惊的能力就好了)。
想不到好的办法,我觉得从我做起也许是个不错的主意。所以我从图书馆抱了一堆关于美术、美学、素描的书回来,我一本本的啃。希望自己先掌握一些美学、绘画的知识。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和小孩一起讨论绘画、美术和美学。同时我顺便把其中一些美术、素描的书传给小孩,让他有空的时候翻阅一下,不提什么要求,有空翻翻就行。小心翼翼的不敢施加压力。
然后我不断的收集和购买一些关于博物馆、世界名画、中国名画等相关的书籍和画册,摆在家里的书架上。自己也经常看看,除了自己学习外,也引导孩子翻一翻,看一看,有时还一起讨论一下里面的故事。希望通过环境的塑造和改善,保住这个小火苗。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有些,我家小孩心中的那点小火苗一直没有灭。有时还会画一画,涂一涂,还是班里的黑板报设计积极分子。对假期去参加培训班也没有抗拒,他自己也有参加兴趣班的意愿。
我希望通过这种不断的接触画画、美术之类的知识和内容,通过行为的重复和强化,而改变思维的模式。在不断地行为重复中,让大脑认为以为真的是自己喜欢的。这就是行为影响大脑的理论,希望这个能发挥作用。当大脑认为自己真的喜欢的时候,就会形成内在的驱动力,只有形成了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才能保持学习、努力的状态,才不会觉得没有意思,才不会觉得很辛苦,小火苗才不会熄灭,而是慢慢的越烧越大,成为燎原之势。成就一个小孩的人生的兴趣所在。(好像说的有点过于兴奋和远了点,汗!)
很快,专业的培训课就要在暑假开始了,前期的营造还要继续。接下来,就是整个过程中的鼓励和支持。刚开始接触,肯定会有不适应感。因为持续的练习会枯燥,会辛苦,也会有打退堂鼓的情况的。再加上刚开始学不一定会有收获,得不到激励和积极的反馈,因为本身就天分不高,那么挫败感、无力感也会发生。这个时候就是应对的关键时期。
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说教,其实大部分说教都是无意义的,并不能改变任何人的挫败感和无力感。这个时候,人最需要的其实是理解,是倾听,是爱护。当小孩体会到你的支持和理解后,他自己也会找到内心的力量,重新开始投入,开始克服困难,开始继续学习。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挫败感和无力感也会逐渐消退。最要不得的就是怕小孩不再去兴趣班,而拼命的说教、要求、鼓动等行为。这会让小孩的负面的辛苦感、挫败感等情绪无法舒缓,无法排解,从而让这种负面情绪加重。起码我觉得我面对这种负面情绪的时候,我需要理解和支持的,而不需要说教和所谓的鼓励的。
第二个原则,是要通过之前学到的或者是书本上读到的专业知识、名词和理念,找到小孩作品的优点,通过一种非常正规、仔细和优点专业的作品分析,客观的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通过一起讨论、一起研究、一起分享开心和辛苦,帮助他度过这个适应期。从而坚定他培养这个兴趣的信心和热情。
第三个原则,通过其他的鼓励,比如送一些他很想买的小玩具或其他小物品,把他的作品裱起来挂在墙上,把作品发在朋友圈获得更多的点赞,陪他去吃顿最喜欢的美食等等。通过一些外在的激励和肯定,去支持他克服适应期的困难。人都需要被人肯定,只要肯定的方式对了,就很容易激发内在的动力,形成一种荣誉感或优越感,从而支持小孩继续的走下去。
通过收获一个技能来度过一个暑假,通过一个暑假来培养一个兴趣,通过一个兴趣来塑造一个小孩,甚至是对小孩的人生都有或多或少的改变。那么,这就是一件大事,一件值得家长改变和投入的事。说了一大堆,最后,还是希望这个计划不是自己想太多了,而是能顺利实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