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谈千古事,茶沏一室香。我是健康行动派正明。
喝茶的朋友,对公道杯应该都不会陌生,这是泡茶时必备的茶具之一,用以盛放茶汤,避免茶叶久泡而苦涩,也能使茶汤均匀后,再分至各人杯中。
那么,公道杯到底为何公道,它有什么历史呢?公道杯,是明代官府在景德镇开设的“御器厂”里,能工巧匠造出的一种精巧而特殊的杯子。据传,当年御器厂花费了半年时间,制作出了精致的“九龙杯”,上京进贡给皇上。洪武帝朱元璋看到后,十分喜爱,经常使用它来盛酒宴请文武大臣。
一次宴会上,朱元璋想赏赐几位心腹大臣多一点酒喝,于是特意吩咐将这几位大臣的的御酒斟满,其他大臣的酒杯中则只有少量御酒。可待到饮酒时,其他大臣却高高兴兴地喝了酒,而那几位被“特殊照顾”的大臣,酒杯中竟一点酒也没有了,十分的尴尬。
究其原因,朱元璋才知道,原来这九龙杯造法特殊,用来盛酒时,只可浅平,不能过满,否则杯中的酒会全部漏掉,一滴不剩。朱元璋觉得这九龙杯盛酒十分公道,于是为之取名“公道杯”。
早在辽代和元代,公道杯就作为酒具出现了。据说那时候的人们是用公道杯对付那些贪酒的人。
不过,历史上所讲的公道杯,跟我们泡茶时使用的公道杯,好像不大一样?其实,泡茶时所使用的公道杯,原本是叫茶盅。但因为主要用以均匀茶汤、平均分茶,因而也有了“公道杯”之名,反而“茶盅”的称呼渐渐少用,被人遗忘。
我们现在用的公道杯又叫匀杯,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台湾传过来的,形状和没有嘴的敞口茶壶很像。泡茶用的公道杯存在的意义与喝酒用的公道杯一样,都有深刻的寓意,都是寓意着办事处世都要公道。
如果没有公道杯,只是用茶壶泡茶,那就会出现前面的茶水淡,后面的茶水浓的现象,但是有了公道杯,就能够将茶壶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然后再分给每个饮茶人,以确保每个喝茶之人茶杯中的茶汤味道一致。
知足者水存,贪心者水尽。“公道杯”的典故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
关于公道杯为何公道,我们先聊到这儿。正明茶说系列节目已经在多个平台上线,您不但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正明茶说上第一时间看到节目,还可以在喜马拉雅、苹果播客、新浪微博上关注及收听。欢迎您的留言和评论,我期待与您一起聊茶事。欲知千古茶事,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