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急刹车,把芳子的思绪从对未来的憧憬中拉回了现实,一辆熙熙攘攘,塞满了行李的汽车上。
芳子是家里的长女,在老家那个地方,女孩往往是家里农活的顶梁柱,看弟弟妹妹的好帮手。芳子的爸爸妈妈,在她七岁的时候就跟着打工潮到了太原打工。一年回家一次。懂事的芳子,跟着爷爷奶奶捡柴、收枣、掰玉米、长大一些后照看弟弟妹妹、放学后挑水做饭、放假后扎务农活。生活的艰辛让芳子过早的萌发了要离开大山的念头。那个年代,考上师范就是农家娃娃跳出农门最简捷的路径。学费很少,每月有餐补,毕业后还包分配。为这个念头,芳子在干完活后点着蜡烛发奋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七月,芳子终于收到了朝阳师范的录取通知书。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在得知芳子考上师范中专的那一刻,也喜极而泣。为自己娃娃的争气,为鱼跃龙门的喜气。
到了开学报到的日子,芳子揣着父母给的一摞学费,自己捆好行李,背着几件简单的衣服,自己踏上了求学之路。随着汽车的前进,一路上风景从山坳到平川,从蜿蜒小路到宽阔的柏油马路,从山坡上错落的窑洞到别致漂亮的高楼……芳子的思绪,也跟着飞起来。三年后的自己,正口若悬河的给孩子们讲解课文。精干的装束,博雅的眼镜,崇拜的目光,安定的生活。再不要去抛土挖柴,不要去很远的河沟挑水,不要冬天冻的皲裂的手,不要冬天脸蛋上的那一抹红。美好的生活,仿佛就已在眼前。
五个小时的路途颠簸,在一声刺耳的急刹车声中结束。芳子背好捆扎好的行李,左手提着装着换洗衣服的编织袋,右手拎着爷爷奶奶临走给烤好的干粮兴冲冲的下了车。看着校门口的《朝阳师范》几个字,芳子的心仿佛要从胸口跳了出来。这个地方,身心向往。今天终于来了。
很快,校门口负责接待的一个师哥,麻利的接过了芳子的行李。
“你好,我是学生会干部,251班的班长郝平。欢迎你来到朝阳师范。”
“哦,我叫王芳。我是方县的。”芳子操着自己的家乡话有些窘迫的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大概师哥也看出了芳子的不安,忙说:“哦,老乡呀,我也是。你别紧张,我们刚来的时候也这样。不会说普通话,怕自己的家乡话惹来别人的笑话。我们这个学校,附近十三个县市的都有,你只要大胆说就好了,相信自己。”
芳子冲着师哥腼腆的笑了笑,说出了自己的专业。在郝平的带领下,芳子报到事宜很快完毕。找到了自己的班级,缴纳了学杂费,分到了宿舍,并领取了行李,餐具,暖壶,马扎等生活用品。宿舍分到五号楼,距离报到处还有一段距离,郝平帮忙拿着东西送到宿舍。路上,芳子感慨着学校的大、美,不停的看,郝平也不停的介绍着:图书楼,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餐厅,报告厅,打水处,洗澡房……来来往往的新生,穿插在校园中,芳子的心热血沸腾。
“怎么一个人来报到,那么远的路。父母也放心?”郝平问道。
“父母在外地,我一个人可以的。你瞧,这不是都好了吗?”芳子已经敢用蹩脚的带着浓浓家乡味的普通话和师哥交流了。
“我们这有老乡会,等你熟悉了学校情况,我带你加入老乡会,还有,报到时间三天,还有两天才开课。你可以熟悉一下学校。学校后面有一条街,可以买一些生活学习用品。我还要去学生会帮忙接待别的学生,如果有事你可以到学生会找我。”说完,郝平把芳子的行李放到宿舍里,用手比了个ok就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