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对鲁豫的了解仅仅限于"超级演说家",之前的《鲁豫有约》也只是听闻而已,没有踏踏实实看过一次访谈。而鲁豫在我眼里一直是属于“高冷”一类的女神。
心血来潮想买鲁豫的《陈鲁豫,心相约》,发现网上竟然很难买到原版剩下的只有影印版,于是咬牙买了这本二手书。虽说是二手,但一点都不妨碍我拜读这本书。发现人很容易对一个人产生毫无根据的固态化印象,就像对鲁豫的印象一样,单凭弱不禁风的外表,人们(至少我是这样的),很难感受到她内心深处那种死磕的力量的。想起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刘媛媛说到鲁豫书中写到在凤凰早班车的经历,深有感触的哭了,那时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你是一个公众人物,可能你感受不到你作为公众人物带给我们的影响有多大。那时的我还在读高中,对于她所说的总觉得理解得不到位。而如果从比伯粉的角度来说,除了对他歌的支持,除了一直信奉简短而精炼的Never say never,从来没有怎么把公众人物的话放在心上。许是因为现在成名的太多,小有名气的也敢写本书出来,而其中不乏被奉为“真理”的。但是,心中一直信奉的那种信念,确实是能让人屹立不倒的,就像鲁豫说的一样,简单的近乎孩子气的一句话成了她持续十年的梦想,也许鲁豫的那些经历也支撑了刘媛媛度过了那些十分痛苦的考研的日子吧。
根据超级演说家中的表现,总觉得鲁豫是那种循规蹈矩,从小到大都是大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那种类型,温文尔雅,说话温润不失逻辑,浑身散发出的气质都使得我不得不信服。然而在书中,她给我的震撼完全出乎我的想象。她说大学过得比较平淡,无非是认真读书和谈恋爱,攻读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外语的她,取得了北京市演讲大赛的第一名,后来也因此与电视结缘。临近大学毕业主持了央视《艺苑风景线》,在毕业那年,当同学纷纷与各大电视台签约时,她还尘埃未定,还是拿着每月600的工资主持着《艺苑风景线》,但她并没有显现出任何焦虑,反而乐在其中。每天搭公交,过着像在大学里的生活,倒也怡然自得,让人不免怀疑她是否是个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从容而笃定,这就是她。
后来就是她因院长邀约,进入到凤凰工作,成为凤凰核心主持人。她先后接受了好几个节目,而使得她名声大燥的是火遍大江南北的《鲁豫有约》,之后的《凤凰早班车》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尤其记得她说怀着极其紧张的心情,拖着只睡四小时的身子开始了她的第一期《凤凰早班车》,在这之前的一晚,她紧张的一反常态,毕竟前两期的排练都搞砸了。但第一次正式排练,她做到了,演播完立即跑到化妆间嚎啕大哭的她,像极了战胜极大心理障碍拼尽全力去做某件事的你我他。在这之后,她开启了早上四点起床的日子,起床,读报,播报成了她每天最要紧的事。“凌晨出,早上归”的生活状态惹得门卫大爷担心了好一阵。然而,这也是成了鲁豫常拿来打趣的一件事。
她曾经去过很多个国家采访,包括和余秋雨等游走十个国家拍摄《千禧之旅》,引领观众重温四大文明古国和三大宗教发源地。难以想象,瘦弱的她跟着剧组辗转多地完成了全部采访,当拿起话筒采访别人时,她表现的完完全全是一个战士,与之前弱不禁风的她形成鲜明对比。娇小的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强硬的力量。在伊拉克边境时,剧组被边防警察拦下在荒郊野外的烈日下足足晒了9个小时,得知警察还要一个一个检查她们的行李时,她性格中强硬的一面终于爆发出来了。她开始扯着嗓子声色俱厉地用英文质问警察,像余秋雨所述:“我们的陈鲁豫出场了,她暂时压住满腔愤怒,以北京市英语演讲赛冠军的语言锋芒,劈头盖脸问了他们一连串问题,终于使得他们妥协。”而当事情结束后,她依然在外人面前表现的无比坚强,但转身就在车上放声大哭。恶劣的环境在几个小时内改变了她,带出了她性格中强硬的一面,却也带来了莫名奇妙的委屈。毕竟这跟她的性格、教养格格不入吧。但这样的鲁豫更多了一份可爱,人无完人,谁说不是呢!
鲁豫的性格中有很多不一样的成分,就如她在书中写到另类意味着和别人不一样,也意味着会让别人记住你。暂且不论这些记住或者遗忘的,她确实是个很另类的人。譬如因为跟别人提问角度不一样而被选中成为了《艺苑风景线》的主持人,譬如在出国后想着自己英语够好了从而觉得应该回国在电视行业中展露头角,譬如和许戈辉互以“狗日的”为爱称,使得外来探访的剧组着实吓一跳:原来鲁豫还有这一面……而在这之前,我总以为像她这种以沉稳、温润示人的公众人物私底下也应该是这样的:与人交往似君子之交,但人缘一定不会差。而事实是,她的性格有太多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者说,有趣的一面。
对生活一开始并没有多大期许,但一旦坚定了目标便一直死磕下去,这样的她更具魅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