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一生经历三起三落,终是那个打不倒的小个子;毛泽东同志历经三落三起,造就了一生的波澜壮阔,建立了强大的新中国。
而我,一个无名小卒,一粒沧海之粟,写个日更也经历了三落三起,感谢还在“起”上坚持的自己。
昨日得“日更达人”称号,得“荣誉证书”一张,心中欣喜。虽然深知与大V们相比,这点成就不值一提,但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着实感叹一路的不容易:有过词穷,有过茫然,有过“没时间”;起过早,熬过夜,只为一篇不敷衍、不将就的日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日更之路,我虽走不远,但也有了几点自己的感想,愿能帮着大家在日更路上越走越远。
有人同行,走得更远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初识简书,如获至宝,想着有了这个平台,偶尔写写文字也就方便了许多。可当我在互加群里看到有的助学老师每天都有文章分享时,我想到了简书首页里那几个鲜亮的红色的字体——日更挑战,从此,我便对日更发起了挑战。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日更两次都在“无话可讲”、“没时间”等借口中夭折。
那天,我跟闺蜜说:“我准备再次挑战日更,你也加入吧,我们相互监督。”闺蜜说到:“可以呀!”从此,我们便一起讨论日更的话题,我们便每天相互提醒:“今天的日更写好了吗?”纵使偶尔有不想写的念头,看着对方在写,我们也逼着自己去坚持完成。
那次,我发现谢忠灯、杨莹等老师的简书头像旁有了日更达人的标志,让我知道,身边的日更同行者有很多,并且他们已经走在了我的前头。
昨日,被陈权老师拉进了互加日更达人群,让我结识了刘群升、李美霞等优秀的老师;让我与已经认识的安妮、杨莹等老师有了更为亲密的交流。我们相距千里却犹如近在身边,我们从未见面却如多年老友,谈工作,讲日更,话家常,志同道合,相识恨晚。
有人同行,走得更远;有人相伴,一路美好!
别为日更熬夜伤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坚持日更就是在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坚持日更就是在实现自我的蜕变。
我们都不是闲人,我们有工作有家庭。每天,我们打完学校的“仗”,还没来得及喘息又转身奔赴一个叫做“家”的战场。不知不觉,一天又过,等到夜深人静、孩子入睡,才来端起手机写日更。等你苦思冥想完成一篇日更,已是十一二点,或是更晚,甚至因为错过了睡点而一夜无眠。
为日更熬夜,精神可嘉,但我觉得应尽量避免。都说睡眠是女人最好的面膜,其实对谁都一样:熬夜伤身,熬夜带来第二天的疲惫 ,熬夜是身体的透支。
所以,日更虽好,但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别透支了身体。
别把日更当成任务
日更之贵贵在坚持,但愿这坚持不是无效的坚持。
日更要求并不高:长篇大论可以,一两百字亦可;自己原创最好,复制粘贴也行——一切全由自己把控。但,要想在日更中得到提升,我们就得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如果只是为了日更而日更,那么你的坚持就是一种无效的坚持,而无效的坚持不如不要坚持!
然而,我们不是天才,我们不是大师,哪能天天文思泉涌,下笔如神?为了能写好日更,我常常这样要求自己:
1、留心一天中发生的事、遇见的人,为日更寻找一个有话可讲、有情可寄的话题。
2、不要到了晚上再来匆匆写日更,好的文章需要时间做保证。
3、文章可长可短,但都要用心去写,不能将就。
4、抽出时间看看书,因为没有输入就难有输出。
当我实在写不东西来时,我会在日更里放上这些内容,以作积累:
1、把看到的好文复制下来,在后面写上一些分析和评论。
2、围绕一个话题,收集一些相关的好句好段。说不定哪天就用上了。
把日更当爱好、当吃饭,而不把它当负担、当任务。轻松完成、享受过程!
加入简书三个多月,坚持日更二十一天,共写三万多字。每天有人为我点赞,关注人数不断增多,多篇文章被收入我并未投稿的专题,有的文章被互加老师不断肯定,甚至有人要把我的文章以朗读的形式放入其他平台……
这是坚持的结果,这是努力带来的收获。
日更,让我与文字越走越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