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野草诗会散文简友广场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魏晋(十一)杂诗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魏晋(十一)杂诗

作者: 耳一文 | 来源:发表于2022-04-22 08:46 被阅读0次

    杂诗

    魏 王粲

    日暮游西园,冀写忧思情。

    曲池扬素波,列树敷丹荣。

    上有特栖鸟,怀春向我鸣。

    褰衽欲从之,路险不得征。

    徘徊不能去,伫立望尔形。

    风飇扬尘起,白日忽已冥。

    回身入空房,托梦通精诚。

    人欲天不违,何惧不合并。

    西园:即铜雀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冀:希望。写:通“泻”,泄也,除也。素波:白色的水波。列树:排列成行的树木。敷:陈,这里是开放的意思。丹荣:红花。特栖:独栖。特,孤独。怀春:春心萌动,故鸣而求偶。通常用为未婚女子对男子的思慕。褰衽(qiānrèn):提起衣襟。征:行。伫(zhū)立:久立不动。飚(biāo):旋风。冥:昏暗。精诚:至诚之意。

    傍晚游玩西园,只为排遣心中愁绪。

    弯曲的水池荡着波纹,成排树木开着红花。

    树上有独自栖息的鸟,像怀春似地向我鸣叫。

    提起衣襟想追赶唤我的朋友,路远又怎么去呢。

    行走不定又无法离去,站在原地遥望友人身影。

    忽然风起尘扬,天转瞬昏暗了。

    返回独自一人的房内,托梦去传递我对友人的真诚。

    老天不会不明人心的,还怕不能重逢吗?

        此诗首句“日暮游西园”标出自己的行动,次句“冀写忧思情”标出自己的情感抒发,其余各句分头叙写此二者。诗人游园时见池边树上“特栖鸟,怀春向我鸣”,慨叹不能相从,于是表达一种哀怨之情,把作者对曹植深切思念又不敢同他公开交往的矛盾心情表达得十分精到。全诗写得深情绵邈,哀婉动人,而“正言若反”(《老子》)的结尾,更使作品显得深沉含蓄,韵味无穷。

      诗从日暮游园,排解忧愁入手:日逼西山,红轮将坠,景色十分怡人;漫步西园,确是驱除白日操劳的好办法。但作者却不是为了观花赏景,而是为了排解“忧思”,而且他的“忧思”形成,大概已非一日,甚或到了难以排解的地步,所以一开头便把排忧的目的强调出来。这便等于暗示了事态的艰难、问题的性质绝不寻常。接下来两句是写园中景色。池水泛着微波,树上开着红花,看上去,一切多么美好。

          这是点出:环境、事态的表面,暂时是平静的。然而,严重的问题却在悄悄地发生:红花绿叶丛中,有一只“特栖鸟”,她向“我”倾注着怀春之情。这两句写得非常美丽、动人。在丛林密叶之中发现了一只孤独的小鸟,已很不容易,还听出它对自己倾注了怀春之情,就更不寻常。这表明作者对朋友有深入的了解与同情,也表明彼此情谊十分深厚。关系既然如此密切,作者自然要行动起来,回报相应的热情。

          所以便有“褰衽欲从之”的举动,平常走路是用不着提起衣襟的,只在急促行走时才要“褰衽”,由此可见作者心情的激动和热烈。可惜事不由人:“路险不得征”,不是路遥、也不是路回,而是“路险”,这个“险”字充分地表示事态的严重性。联系到当时曹氏兄弟的激烈斗争,以上这些措词用字显然经过精心选择的。以下一连六句描写了当时自己的具体情状,反复地表明他的难过和激动:他明确地看到情势危险,无法接近,却不肯离开。

        他徘徊不定,处在绝望之中还要挣扎出点办法来。到实在无法可施之时,便久久地守望。直到日没西山,旋风扬起了沙尘、完全看不到对方影子了,才不得不带着失望回到卧室,希望以自己精诚能在梦中与对方相会。以上这些比喻,把作者的感人之情,动人之状,表达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在无可奈何之中把希望寄托于“天不违人”,以此给对方也给自己一点点安慰。这种希望自然是渺茫的,不过,“何惧不合并”却显示了作者对前景充满信心。

      这首诗把作者对曹植深切思念又不敢同他公开交往的矛盾心情表达得十分精到。这对认识历史人物事态的复杂性是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由此去了解作者怎样去感受和处理人生的种种复杂难题。除了特定的历史内涵之外,作为文学作品,还可以从中学习如何去表现复杂幽微的心态,并且去领悟古人的思考力度和深度。

    2022.4.2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古典诗歌选读:魏晋(十一)杂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ss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