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作者: 思思青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7-23 22:06 被阅读0次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这九个字,最初是听一位资深骑行者分享的,当时感触并不深,甚至觉得距离自己很遥远。诚如樊登读书中提到的,也许“顿悟”,真的就在一瞬间。有幸接受观摩老师们评级课的工作,真真是对这九个字有了理解。

见天地

天地之大,无边无际,天地之小,不过一粒沙。原来总觉得一定要走出去才算是遨游天地间,开眼界,可知身边的点滴细节,同样是一片精彩天地。

此次听课,除了考核表上的标准,更多的我看到了细节,感受到了体系的魅力。讲好一堂课,除了必备的态度与激情,构建完整的授课体系是很重要的。这个体系脱胎于摇篮大体系,同时需要老师结合各自特点进行进一步提炼。提炼的过程,便是见天地的过程。

我们需要在天地中寻找到合适的梯度,以保证孩子们能够有效吸收掌握,有了纵向高度,我们还要把握宽度。合适的维度,为课程融入趣味性,短暂的课时也能让孩子们意犹未尽。梯度与维度,三维立体打造我们的课堂天地体系,有了合适的体系做支撑,我们的课是有序不慌张的,孩子们在这一方天地中得发展是有迹可循的。

仅仅做到这样就算是见天地吗?当然不足。博百家之长,补己之短。我们总是说要将课上出花样,也就是课时设计要有创意,倘一味闭门造车或者习惯于粘贴复制,无异于坐井观天,倒也是“见了天地”,可这方天地是否太过于有限?作为老师,给孩子一碗水的前提是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找到水源。

见天地,因天地广阔而慨叹,也因自己的渺小而敬畏。没有一节课是随随便便就能上好的,怀一颗敬畏心去面对,同样会收获到一份尊重。

见众生

多位老师参与评级,我也有幸看到了不同风格老师的不同课程内容与授课状态。

就课程内容而言,有同课异构者,有同思路不同风格者,有恣意发挥者。就授课状态而言,或中规中矩,或全力以赴,或随遇而安,或消极随意。众生百样。

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论,便不难发现,有些老师的优秀不是偶然,有些老师进入瓶颈也是必然。

优秀老师都是相似的。从复制粘贴开始练课,不纠结速度,孩子们能否学的踏实扎实最重要。既然有机会得到园里提供的参加培训的机会,那我们就实实在在地去践行学到的知识,从规范基本用语开始,让孩子们从最初就接触到最规范的摇篮言语。师幼都有了好的基础,继而生发出新的火花,融入老师的风格,时间会给善于思考的老师最好的奖赏。像出格,要先入格。

进入瓶颈期的老师各有各的难处。师幼配合不融洽,搭班伙伴间配课不默契,不论上什么课都千篇一律……如此种种,着实令人心焦。我相信每位老师最初也是心怀激情一心投入的,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懈怠,以至于往后失去了后劲。那我们就从形成好的授课习惯开始。提示→渴求→反应→奖赏,形成完整的习惯循环,相信“习惯会改变命运”。好的教学从好的教学习惯开始。

不论是什么样,终归是要有一个幼儿教师样。

见自己

我离开一线教学岗位半年有余了,原以为自己还算是个比较会教学的老师,有很多想法,也愿意去钻研,甚至乐于不厌其烦地去磨,看了老师们的课之后,我会不自觉地拿自己去做对照。

我和这位老师上课时的语速很像,现在我是幼儿的角度,如果可以这样,我想我会更愿意听,原来我以前上课时孩子会有走神是有原因的。亏我还曾经自我感觉良好,要完善。我和这位老师的上课风格是很类似,但是她明显连贯性更强,我就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出现断层,要向人家学习。这样老师的上课方式是我一直想要尝试的,但是总也找不对切入点,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受教。

……

三天下来,眼睛看的是老师们的课,却总也会和自己面对面,这真的是一种特别赞的感受。所以,鼓励老师们抽出时间去听课,真的是一件特别棒的体验,看见当下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


看见,不论是浮于表面,还是深入透彻,总会有收获。好的不好的都收下,是生命的觉察,是成长的契机。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看见,要用心。

相关文章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

  • 看见?看见!

    喜欢柴静是从高二那年,看过一篇关于她的传记,从夜色温柔那个“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开始,直到非典,到《看见》,到“穹...

  • 看见《看见》

    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看这么多遍。我说,也不知道为...

  • 《看见》看见

    这又是一本搁在书架上两年的“老窑”。之前也好几次的翻开过,但就是读不下去。只读了一段开头,迄今为止我都十分喜欢这段...

  • 看见《看见》

    粗读《看见》,深思于关心人的新闻,感动于跳动着的活着,恐惧于真实的万钧之力,惋惜于灰头土脸的山西,沉默于边缘和创伤...

  • 看见《看见》

    总喜欢围围巾,齐肩短发,大眼睛盯着你忽闪忽闪,似乎是在诉说着什么,声音很沉静,没有什么...

  • 看见《看见》

    或许柴静的《看见》大家几乎都听过,但是我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人都看过,而我也是在一直对自己说:要找时间看一下这本书。但...

  • 看见《看见》

    上个月,在某公众号上看到刘心武将《金瓶梅》和《红楼梦》一块提起,说《红楼梦》对《金瓶梅》有所借鉴,还说《金瓶梅》的...

  • 看见《看见》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来自于一位敢于报道真相的记者、主持人,也是《看见》的作者——柴静。《看见》...

  • 看见《看见》

    断断续续,终于把柴静的《看见》看完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社会上的百态人生和柴静的心路历程。如同一面镜子,在看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sz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