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的看见我已经看了第三遍了,看完,清楚的知道,还有第四遍,没完。
《看见》就像远方的一个老朋友一样,过段时间,就想约出来叙旧一下。没有铺设,没有预知,只是觉得时间到了,是时候又该看看了。
读大学的时候,逛书店,总是能看到这本书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是刚刚出版,很火。那时候去书店,不是为了买书,就随便翻翻,每次走出书店,就有种沉重感,觉得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书没看,用这样的方式了提醒自己多看书,然后回到学校图书馆借几本书。但是,那时候,觉得看书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拿起放下拿起放下,断断续续的看。
但是这本书却一直记挂着,不知道书的内容,风格,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完。15年双十一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就买了,那时候,已经有了读书的习惯,也不怕买了书就积灰。
好在买了这本书。现在想想,如果大学的时候,就读了这本书,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我会更早的养成看书的习惯。至于会不会对这本书产生那么多的思考,会不会因此养成思考的习惯,我不确定,大学的时候心气还很高,还很活络。但是,觉得会在我急于跳高,心浮气躁的时候,会有种力量把你按下去。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整个过程都是毛骨悚然的,只觉得这一个个案例震撼人心,是被故事感动了。第二遍是用kindle看的,依旧震撼。是要去旅游之前看的,觉得影响我最多的还是写字风格上,那时候写的游记,都有种严肃的自我反思。最有收获的应该是这一次:边看边摘抄,把自己所想写下来,写了三张。
第一次有了想写书评的冲动,想要更多人看到这本书。
说是书评,其实是在看的过程中自己的看法,零零碎碎,不能衔接。想到什么就敲下什么。
柴静的文章,有柔情也有豪迈,穿插这出现给人应接不暇的痛快,她是个要强的人,一开始想做出点轰轰烈烈的事:报道真相。后来这一报道出了名,被推到前面,成了正义人士,她就顺势做个正义的人。
像她这样的人应该深受白岩松和崔永元这一类人的影响。
《看见》这本书会对“恶”行为有一些理解,不是说可以原谅这些行为,只是挖掘事情发生的真相,会对其有一些了解,事情的发生都有原因,去深入寻找那个原因,这样就不至于遇到这样的事就愤愤的表达自己的怒气,作为普通人,就不去讨伐他们可,将他们交给法律。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可能。
其中一篇写汶川大地震。这是发生在高中,学校封闭式的教育,关于地震的消息只能来自老师和操场边上的板报。当时只觉得发生了一件巨大灾难,许多人遇难,整个学校沉寂在议论地震的氛围里,但是离得远,又无能为力,没有切肤的感受。后来看了几本书,接触到关于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深入报道,才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五个字那么简单。那时候,在灾区,死去的已经顾不上,在世的却忍受着痛苦,每看到这些报道,就毛骨悚然,就像有个毛刺榔头打过来一样,让你意识到人性的存在。那些不幸运的人,所遭受的岂止皮肉之苦,“大地震”这三个字是他们的夺魂咒。柴静没有宏观的报道灾情,而是落实到一户人,一个人,深入报道,了解他们灾后生活,知道他们的感受,就像我们和他们一起经历了一样,这样才更真实。
看了这篇报道,有时候,在觉得有过不去的坎,觉得在承受巨大痛苦的时候,去看看这些报道,记住历史,同时也会发现,在这些灾难面前,和这些受灾者相比,自己所遭受的,算什么屁事。
柴静是一个柔中带钢的人,柔体现在她对当事人的理解,所以总是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向她敞开心扉,将真相,感受告诉她,她是一个会理解别人的人。钢体现在她的职业要求报道真相,让观众了解,她时刻要求自己不带跟人感情和情绪的去做这个行业。
但是,她总是在跟自己的本性作斗争。
最后两篇,她还是露出了感性的一面,对于一个好强的人来说,是最深情的流露,书中出现最多的名字是陈虻,也在最后一篇20几页的写他。之前特意去找了陈虻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不是他写得,是他的经历和语录,是一本很深刻的书,能影响一个人的做事思维。其实《看见》也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想在网上找看见的采访报道,但是没有找到,想着没找到也好,怕看了影像记录后,对这本纸质记录书失去了兴趣,影像记录是直观的,记者,主持人,当事人要表达的都能直接说出来,观众只需凭着影像走。但文字需要你去理解的,对于一些描述需要你自己通过大脑立体的呈现出来。且,文字里有大量的柴静的感想,是第一感觉,这是在影像中提现不出来的。
两者的效果不一样。
《看见》不应该只是柴静的一本书,不仅仅只属于她。这本书让你看到未曾看到的中国,让你去发现之前一直忽略的事,也同时在引导你一种思维方式,不要只看到表面,你挖掘后面的真相,为什么发生,知道前因后果,会去理解些事一些人。这就是她说的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而理解的基础应该是了解和经历。
这本书的思考,绝不仅仅只有这些,也绝不会这样杂乱无章。一点点看下来,一点点思考下来,会有一种越来越通透的感觉,好像一个个穴道被点开了一样。有一种充盈的感觉。
试着去读一下这本书,觉得看不下去,放一边。过段时间再去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