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是一篇给孩子已经出现考试焦虑问题的父母看的,如果您的孩子正常并且积极乐观健康向上,您可以欣赏本公众号的其他文章,因为这里面的内容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老师所引导的观点是适合那些考试焦虑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00690/f89c4245938768f9.png)
平时学习成绩挺好,但面临考试就会紧张不安
孩子平时是个好孩子,也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但是临近开始,开始失眠头疼、频频小便,紧张不安,或者考试时手发抖,更有甚者,需要去医院进行处理。家长这时候千万别打别骂,这是考试焦虑所致,孩子压力过大往往会产生考试焦虑。
焦虑症的表现可分为生理和心理两种
生理上的问题包括头痛、胃痛、常发烧等
在考试的前一天,两天,甚至一周,孩子突然会觉得胃痛,或者发烧,精神状态不佳。
导致的结果就是精神不能集中,甚至站立或者坐下都困难,这样便无法有效的复习功课或者吸收教学知识。
原因呢可能孩子本来就是一个敏感或者多思多虑型性格,如果老师再强调一下本次的考试重要性,孩子就被严肃的考试气氛包围,心理防线被冲破,变得焦虑不堪。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00690/b14c1bada4129ccf.jpeg)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孩子焦虑情绪的重要来源之一
有些家长因为自己在学业上无法取得大的成就,看了一些三脚猫功夫的育儿书,就觉得自己掌握了育儿密码。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00690/3a588fd55786b6fb.jpeg)
这些家长往往将自己的期望和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相信通过严格的早期教育和大量的学习投入,孩子能够获得优于其他人的竞争优势。他们可能过度关注孩子的学科成绩,忽视了对孩子性格、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然而,这种育儿方式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阻碍他们的全面发展。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自由和探索的空间,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过度的压力和严格的要求可能会引发孩子的反抗,甚至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和自卑感。
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成功的育儿方式应该注重发现并培养孩子的潜能,而不是强加给他们父母自己的期望。家长们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他们的兴趣,鼓励他们尝试并从失败中学习。
此外,家长自身的行为和榜样力量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无法忽视的。如果家长自己都无法在生活和工作中积极面对挑战,那么他们又如何期待孩子能够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呢?因此,家长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来给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教导他们正确地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总之,家长们应该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过分追求成绩,而是注重培养他们的全面发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独特之处,家长们应该学会欣赏并支持他们,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来探索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想要解决,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帮助孩子锻炼身体。身体强壮可以增强自信心。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时,他会更有勇气面对挑战和困难。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强壮的身体都能让人更有自信,更有魅力。
2.教育者适当激励。适当激励可以增加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一个优秀的教师是懂得激励和压力的区别的。
3.父母端正教育理念。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和限制等,而不是一味的不管孩子什么水平,始终信奉“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让孩子提前学。
养育孩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陪伴,而是日积月累的宽容和理解。
学习成绩不是验证孩子能力的唯一指标。
当你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不如同桌,语文学习不如前排同学,英语学习不如后排的同学,怎么比都不如周围人时,妈妈应该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要知道,一些孩子初期表现很平常,到初中阶段开始发育后才逐渐发力,有些甚至到研究生阶段才脱颖而出。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00690/160c7ef1454b4d58.png)
考试焦虑症想要缓解正确的做法是:
-
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地提“考试”,既然已经出现了此方面的问题,最好是不要再提类似的话语了。
-
宽解孩子,考试只是检验知识的一种方式而已,测验并不是智商测试,不需要如临大敌。
-
降低学习时间,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自己,让他自由把握。
-
如果特别严重必要时请教专业的心理师,看心理师意味着一个人有精神病,也是一种纾解的洞口,说不定将内心的焦虑说出来会有所缓解。
考试焦虑的孩子往往在其他关键事情前也会有不安的表现。
比如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就会觉得腿疼。
比如出远门就小便频繁。
孩子已经变得焦虑,说明他是一个敏感的孩子,父母更应该多宽解孩子的内心,同时家庭氛围要积极向上,多陪同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多注意孩子的情感动向,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开心,倾向于焦虑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干预,让他离开当时的环境,大家一起嗨歌,或者做一些轻松愉快的小游戏等。
我是一个职场人,也是一个妈妈,愿意和大家分享育儿知识,如果你感兴趣,请关注我吧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