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四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四

作者: 宋华俊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3:54 被阅读0次

当学生有问题时,多数教师都能够感觉出来。但对教师而言,仅仅“看出”问题是不够的,而是要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时的失败,往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做出“有效反应”。教师之所以做出对学生“无效的反应”,是因为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和不正确的沟通方式所造成的。由于这些不恰当的语言和错误的方式,导致冲突和误会。

  教师在察觉学生问题时的第一时间的反应,即指教师向学生发出的信息可称作“你向信息”。“你向信息”往往基于个人的主观意识过强,忽略别人的感受,不流余地说出对别人的评价,结果造成对方的不悦。这种表达方式,容易变成责备、命令的口吻,使对方产生抗拒、畏缩情绪。如教师发现学生没做作业时说:“你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做作业!”“你就是该么样么样!”等。

  大多数时候,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意是好的,但如果因方法不当,或角度有问题,往往效果很差。而方法和角度的选择往往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表现出来的。那么,不当的语言就属于“不接受语言”。

  所谓“不接受语言”,是指对有问题的人所表达的意思往往是他“必须”改变、“最好得”改变、“应该”改变等。这样的语言很容易变得蛮横、命令或威胁,给出的是多余的劝告。它们有时甚至会让对方觉得你对他的问题根本没有兴趣,而你只是在单方面表达你个人的意思。所以,这样的语言对于双方改善和促进人际关系没有任何帮助,属于无效的沟通。

  与“不接受语言”相对的是“接受性语言”。所谓“接受性语言”是指对对方能够设身处地地产生同感的了解,令对方开放、喜欢、愿意敞开自己的问题并乐意得到帮助解决。

  在专业心理咨询中,咨询员与来访者接触时,会使用很多接受性语言,表示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尊重和接纳。在这种语言引导下,来访者感受到人性的温暖,自然会敞开心扉,以平和、不抵触的心态越来越真实地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同样的道理,当教师学会用接受性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同理和接受时,师生沟通也会产生有效的良性循环。在当今时代, 作为一个教师,掌握专业咨询员的常有的谈话技巧已经不是一件难事,而且也很有必要学习其中实用、细腻的沟通规则。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有必要首先了解师生关系中常见的沟通障碍。

相关文章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四

    当学生有问题时,多数教师都能够感觉出来。但对教师而言,仅仅“看出”问题是不够的,而是要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七

    操作性条件作用:尝试新的反应 人们把包含了操作性行为的学习过程叫做操作性条件作用。一般认为,操作性条件作用这一概念...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一

    教师成长的思与悟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成长...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八

    记忆的认知观描述从感觉信息输入到模式识别的路径。第一阶段是特征分析或自下到上的加工,因为刺激必须先被分解成特征或要...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十一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在学校情境中,大部分问题解决是通过解决各个学科中的具体问题来体现...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13

    课堂教学必须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增强学生“乐学”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十五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不...

  • 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十六

    真实课堂评估 真实性评估传统测验的批评者认为,教师应该使用真实性测验以及其他的真实测验程序。真实性测验要求学生完...

  • 读书笔记 20171219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四 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2) 学习心理学不仅...

  • 单芳芳 读书笔记 20171218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读书笔记 教育目标的来源之四 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1) 所谓学习心理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巜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yk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