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地飞速发展,一片片高楼就在我们眼前落在了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原本旧旧地城区迅速褪去,洗去古老的斑驳,焕然一新的面貌,让离开不久的人们竟有些不知所措。
新城区与老房子新式与破旧
古老的房子藏有极其顽强地生命力,繁华绚烂的城市之中,常见到所谓的“城中村”,披着老式的衣裳飘然在现代潮流之上,格外显眼。
这些老式居民区在更现代的建筑中很是特别,浓烈地沧桑感已然浸入到每一个角落。穿行其中,有种熟悉的感觉,那是记忆中的气息。狭小地巷道之中,不时有些杂物凌乱地摆放着,久经风雨的建筑紧紧聚在一起,不知是不是也像其中的人一般,有意无意地放慢现代城市入侵的脚步。
说起两者的环境,想必熟悉的人都清楚知道其中差别。新式的建筑带有一种秩序,不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至少看起来整齐干净,提前规划加上相对齐全的设施,给了这里较舒适的环境。“城中村”则是另一种面貌,里面充斥着许多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堆砌起来的物件,公共的设施自然也多半留存着过往岁月的老样式。
如果把时针拨回“城中村”初建之时,可谓风光无限,生机盎然地建筑宣告着全新时代的来临。可这一切终究抵抗不住岁月,而今,疲惫不堪地面容,破旧斑驳地墙体无不表现出建筑的老态龙钟。可现实并不如想象那般,所谓的过去常不过十余年而已,在许多地方可以见到几十、上百年的建筑也并未如这样不堪。当然,这可以说是因为:建筑本身的质量水平,和那些便没法比;居住其中的人素质没有那么高;各人自扫门前雪,公共的区域谁管啊。
套子下的手机套子下的保护
与物件的价值比起来,对于物件的态度更能展现一个人背后的东西。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行走,我们越来越想拥有,不停地汲取更多,从没有尽头。看到别人有好的物件,就会想着自己也要拥有。看到别人拥有不少,那自己肯定也不能缺。就这样,一点一点,我们成为了物件的奴隶,不曾想过手边的物件有许多并非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买了个新手机,当然要带个套,好好地保护起来。即便到了已经不再用的那一天,取出来,也还是崭新的模样。买了张桌子,迅速地铺上桌布,直到坏掉、丢弃的那一天,都不曾见过几次桌子原有的色彩光泽。
对于心爱的事物,自然要爱护有加。可是套一个套子在外面就完了、便是真正的爱护吗?
一部手机,用了每半年,已经是弄得伤痕累累,使起来更是卡到奔溃。一张桌子,用了几个月,就发现四只脚变得不一样了,放东西上去都要小心翼翼。
在情感的世界,愈发明显。离家已不知多少时日,每日泡在工作里兢兢业业,偶尔跟父母通个话,没说几句便匆匆挂断,似乎真的忙到了没多少时间多聊一会。虽然每天都见到,但跟自己的伴侣并没有太多话,忙着各自的事情,沉浸在各自的世界,直到裂痕已难以修复才发现,原来彼此隔了那么远,却还自以为一切如初,感受到的不过是生活本身平淡而已。
光泽的背后是保养勤于擦拭,才有光泽
这世界本就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有些事物如列车飞驰而过一般变化明显,有些事物如地球转动一般变化细微。
住在一个房间,我们知道会不断有灰尘落下,所以要勤于打扫,才能干净舒服;穿一件衣服,我们知道会不断沾上污渍,所以要拿去洗涤,才能洁净清爽。
那为什么在有些时候,我们常常忘了——手机需要清理、桌子爱护、感情需要滋养呢?误以为这些只要加个套就可以了。
墙上的斑驳可以打磨、粉刷,手机、桌子、感情这些留了伤痕,只能遮掩,始终都抹不去。与其等到出现伤痕后追悔莫及,不如用心保养,而不是装个套就万事大吉。
用心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