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谋面的同学今日到访,除了美食美酒热情款待外,还因对方是重度武侠题材爱好者,我特意在音乐软件里找了好久,翻出一个经典武侠剧背景音乐专辑,打开音响,迎接客人的到来。
很喜欢S.E.N.S,横山菁儿和喜多郎的作品:《南十字星》、《秒音鸟》、《川》、《大蛇》…很多原因是因为这些耳熟能详,无比亲切的旋律能够分分钟将我们带回小时候看武侠剧的情节里,一种执仗天涯的大侠风范蠢蠢欲动。
虽然豪情万丈的少年们,现在多已混迹在市井之间,但童年的梦想回忆起来还是一份无关世俗和偏见的珍贵:选择去做某事不是因为会得到怎样的奖赏,只是单纯觉得那样做是对的。
同学听着音乐提起媒体圈时下大热的文化名人六神雷雷,他开设读金庸的公众号,号称靠读金庸来赚钱。提到“亢龙有悔”,一般读过金庸的人大概能想到这是降龙十八掌的第一招。高级一点的,可能会说这一招力出十分,身留二十分。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
六神雷雷则不假思索,镇静流利地背出了射雕原文:
十余年后,这一招在郭靖手上极大强化。
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后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这是从《九阴真经》中才能悟出来的妙境,纵是洪七公当年,单以这招而论,也无如此精奥的造诣…
对于很多知识和典故,大部分人都停留在“有点印象”的程度,而那些能“背得下来”的人往往可以直接碾压,惊艳全场。
我自己有一个很深的体会:
莜面对于从小在内蒙长大的我来说,真是太熟悉了,各种做法,各种花样,从小吃到大。有一次跟随领导调研网点,支行接待我们在西贝-家乡的知名连锁品牌就餐,那时西贝刚刚开到上海不久,名气还没那么大,很多人对莜面还不是太了解,席间领导不时询问起这种少见的北方食材。我以为凭我多年亲尝体验一定可以轻而易举应答,可真到想一展身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能说的台词就仅局限在吃喝的感性体验上,完全没法给出更专业的回答。
当然也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很多人知道我是读外语专业的,都会咨询我如何才能提高口语水平。我的经验没别的,就是认认真真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到第四册。那时每天早上背一篇,到后来每天早上可以背五篇,合上书参照标准语速录音,一字不落,赶在录音结束之前背出来这一篇就可以过了。口语水平提升很快,不只可以轻松应对日常交流,接待外宾,福利还蔓延于写作、阅读、听力各个方面。
记得有一次同事们讨论辅导孩子做作业很痛苦时,有一位爸爸骄傲的说:孩子刚上学,老师布置了背诵课文的作业。孩子愁眉苦药,哼哼唧唧就是不想面对。这时他果断抽出一本古诗鉴赏,翻到“滕王阁序”,行云流水般背诵出来,然后就在孩子的眼睛里看到了闪烁的小星星,再然后就乖乖地背课文去了。
现在互联网存储那么方便,信息调取那么容易,貌似我们的大脑已经外接了很多优盘,只要记得什么东西大概的样子就可以方便使用了。
但如果真想精通一门吃饭的手艺,下苦功夫,笨办法去千锤百炼,肯定会收获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找到一件你特别热爱的事,花时间把它磨砺到远超出一般人水准,我们的优势就水到渠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