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为“回归性”
丛书编辑说:“回归性很重要,像布鲁纳的螺旋型课程一样,一种丰富的课程产生于对自身予以反思所带来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之中,而且,从杜威的观点来看,它为经验的反思性再组、重构和转变提供了机会。”布鲁纳和杜威的观点里,都有一个词语——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回归性可以等同于“反思性”。
2.如何体现“回归性”
“回归性”通过“反思性”来实现,在具体的课程里,可以通过回到学习者本身的立场、回到学习者本身的知识结构、回到学习内容的起点、回到学习内容的内核、回到生活情境等这些方式来体现“回归性”,通过对话,通过自组织,通过对混沌的省察,每一个小结的时机也是下一个内容的开启时机。
以上是在课程作业时的思考。今天听了一节语文课,内容是五年级综合活动:口语交际——读“书”的故事,我尝试用“回归性”来阐释,也许有些牵强。
先来描述这节课的一些现象和我的思考。
——开课。孩子们盛装出席,每个人都穿着自己喜欢的书中人物形象的服饰,闪亮登场。我以为,这节课,至少有大部分孩子有充分的展示与交流。结果到下课,充分展示自己的学生一共4人。我想,当孩子们得知要上这样的课,并且去花功夫准备时,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充满了期待。有句话说:期待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我想,这与期待大小的关系并不是很大,而是与实施者的水平有关。
——老师开场聊天,第一句就问:你们紧张吗?每次听到这样的聊天,我感觉基本就属于把天聊死的节奏。就像那个“不要去想那头大象”的典故一样,本来不紧张的学生就变成了紧张。再加上老师也没有用一定的方法去化解他们真正的紧张。可否用正向提醒呢?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堂好课的良好开端。
——在老师铺垫引出一些方法后,让学生修改。但是学生修改后,并没有反馈:我用了什么方法,修改前后有什么体会。修改了就修改了,前面的指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反思性何在?
——无人举手的尴尬化解
师:谁愿意全班来展示一下?(无人举手)
师:我看有好多孩子都是花木兰的造型,你们起立。(扮演花木兰的起立)你们有愿意来展示的吗?(无人举手)
师:那我就进行随机挑人。(用智慧课堂手段:电脑随机挑人)
我不知道“无人举手”的场面是不是有意为之,老师不得不引进技术手段来解决的时候,是不是该反思:为什么课堂上没有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如果没有技术手段,又该如何用教育智慧来解决呢?
——请了三个孩子分享,分别是哈利波特、关羽和花木兰这三个人物造型。他们分享后,也请学生提问。这样有一两个回合后,老师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进行投票。”注意,这句话的重点在于——“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完之后,根本就没有留时间去环顾学生,或者等待学生,而是马上说出下一句“如果没有的话”。这样的伪问题培养,有什么必要呢?
——三个人分享完毕,让全体学生进行投票,选出你认为最好的那位。但是老师说:“你们的投票他们是不知道你们投的谁,所以你们放心投,不要怕得罪朋友。”这样的提示语,到底是起什么作用呢?本来孩子是一个纯纯的世界,经过你的这一社会化的提醒,是不是会有苗头了呢?
——投票结果,哈利波特的扮演者高票当选。当另外两位下去时,老师说:“他们没有投你们,并不是代表你们扮演的人物形象不好。”那是什么不好呢?言下之意是——你们不好吧。
——在我这位曾经教过语文现在教数学的老师看来,在课堂主体部分完成后,老师又设计了好多环节。每次我都以为要下课了,但老师又“啪”的打出一张PPT。这样的地方,我至少有5次体验。尤其是一节口语交际课,但在课的结尾,说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又播放了一大段关于书里电影里的人物形象,最后又来了一个创写。我不知道这与口语交际有多少关系。
如果用“回归性”来考量这节课,怕是有很多的提升之处。尤其是要回归到学生生长上,也许还起了一定的负向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