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87号暖阳录共觅美好专题
2021-07-13黄帝内经(20)三部九候论篇

2021-07-13黄帝内经(20)三部九候论篇

作者: 静清峰 | 来源:发表于2021-07-13 19:11 被阅读0次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立,冬阴夏阳,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

        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

        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帝曰:何谓三部?

        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

        帝曰:中部之候奈何?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

        帝曰:上部以何候之?

        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五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帝曰:以候奈何?

        岐伯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7],而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帝曰:决死生奈何?

        岐伯曰: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

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不管治什么病,达到五脏的平和是最终目的

相关文章

  • 亲子读经日记

    读经人:城城、城城妈 本周读经内容:《易经》需卦-讼卦 《黄帝内经》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2021-07-13黄帝内经(20)三部九候论篇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著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

  • 女儿写信

    2017-04-24毛毛虫蝶变第34天 【今日学习】 妈妈读《易经》乾卦—履卦,《黄帝内经》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2020-07-30

    2020年7 月30日周四 靖博读经第118周第四天(第823天) 读经内容: 1、《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篇...

  • 精读《黄帝内经》(168天)

    【三部九候论篇】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

  • 2022-03-20

    三部九候诊脉法 金栋按:以“三部九候”而论诊脉法,有黄帝学派《素问·三部九候论》之遍身诊法与扁鹊学派《难经·十八难...

  • 《黄帝内经》在阴在阳,从而察之,早遏其路

    《黄帝内经·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 【原文】在阴在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早遏其路。 【大意】(邪气运行)...

  • 《黄帝内经》之三部九候论

    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

  • 精读《黄帝内经》(172天)

    【三部九候论篇】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

  • 三部九候论

    解读 1、语出《素问·三部九候论》。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把人体头部、上肢、下肢分成三部,每部各有上、中、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7-13黄帝内经(20)三部九候论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jscltx.html